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治閣

鎖定
文治閣屹立在歷史文化名城浚縣縣城中心,高峻壯麗,莊重典雅,是浚縣的標誌。2000年,被省政府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文治閣
地理位置
浚縣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    名
中心閣
別    名
鐘鼓樓

文治閣發展歷史

文治閣 文治閣
文治閣原名中心閣,始建年代失考。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移鍾於閣上,又稱鐘樓,鼓樓,稱呼延續至今。 [3]  文治閣通高約20米,上下分樓、台兩部分。四面券洞,相對通行。平台上建築,高10米,分兩層,為重檐四角攢尖頂。挑角花脊,琉璃瓦剪邊,頂鑲寶瓶。平台上有水泥欄杆,憑欄四望,市鎮景象,指顧盡畢。文治閣高峻壯麗,莊重典雅,為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 [4] 
清嘉慶《浚縣誌》載:“萬曆乙卯(1615年)後,始移鍾於中心閣。”據此可知,中心閣距今至少有400餘年歷史。
清順治六年(1649年)毀於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縣梁通洛重修,改名“文治閣”,意為“以文為治”。
清代書法家張皙(字子白)作《重修文治閣記》。

文治閣建築結構

文治閣高峻壯麗,莊重典雅,為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文治閣通高約20米,上下分樓、台兩部分。四面券洞,相對通行。
券門外嵌鑲青石橫額,東曰“丹流東壁”,西曰“壁瀉西山”,清代書法家趙素廬書。南曰“清環黎水”、北曰“黛護伾嵐”,清代浚縣書法家張子白書。
匾額題字穩重雋逸,筆勢蒼老遒勁。東北角有磚砌階梯可以攀登。
平台上建兩層高樓,雙重檐,攢尖頂,挑角,花脊,琉璃瓦剪邊。平台邊建有方孔女牆,高1米。閣高10米,上層四面開窗,窗口上分別懸“視承顧問”、“面奉特知”、三待經筵”、“五知貢舉”橫匾。
閣內供福、祿、壽神像。平台上建築為重檐四角攢尖頂。
挑角花脊,琉璃瓦剪邊,頂鑲寶瓶。平台上有水泥欄杆,憑欄四望,市鎮景象,指顧盡畢。

文治閣文人遊記

滄桑文治閣 文治閣是浚縣保存完好的古樓閣之一。它雖然歷經400多年的風雨,今天依然高峻雄偉、精美壯麗地矗立在老城區東西、南北大街的交叉中心,和四周林立的現代高樓形成古與今相映相融、和諧共生的畫面。文治閣已成為浚縣古老文明的象徵。
相傳州縣建造鐘鼓樓始於北魏時期,當時李崇任兗州刺史,為防劫盜,他召令村村建一鼓樓,相鄰村莊以擊鼓為約共同緝盜。
後世延效,州縣多置鼓樓。
鼓樓在古代主要是用於城防和防盜的傳號。浚縣城在明初從浮丘山移建此處時,也在縣城中心建一鼓樓,初名為中心閣。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為更好傳播訊號,從青雲樓移鍾於閣上,又稱鐘鼓樓。
原閣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毀於火,後再修再圮。康熙年間,山西介山樑通洛來浚任縣令。
當時中心閣廢而將傾,梁公“每經其下,目擊心惻,恐一旦傾覆,害有難測者”。周顧而嘆説:“修廢舉墜,司牧責也。
吾何忍坐視,聽遠近之居民,往來之行人,席危蹈險而莫恤也?”遂捐清奉、募鄉資,錢備而不經胥吏之手,託柴象升、王又華、王雲龍等邑紳操持。康熙四十八年七月開工,明年五月工竣。新閣較舊閣廣高倍之,規模益宏遠。
它通高約20米,上下分樓、台兩部分。台為正方形,四面券洞,相對通行。台東北角築有石階可供登樓。平台上四周有方孔女牆,正中建樓,高10米,分兩層,下層四面有門,門外為迴廊;上層四面開窗,兩層自內木樓梯可上下。
閣為重檐四角攢尖頂,挑角花脊,琉璃瓦剪邊,頂鑲寶瓶。其雄偉壯麗正如梁公所言:“層梁亙霄,飛甍翥翼”,“巖巖榱桷,耽耽棟柱,不偏不倚,翼然鵠峙”。
梁公理政類如宋代滕子京,他知浚六載,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其好文也似滕子京,中心閣輪煥一新,他迎合康熙崇尚文治、四海致治、休嘉備美的時政,取“以文為治”之意,將中心閣改名文治閣。一個為武所用的鐘鼓樓從此變成了充滿斯文的文化樓。在百姓們奔走相告,爭相觀瞻的同時,梁公邀來了眾多名人雅士,登樓望景,吟詠題字。
在這些文人裏有兩個人物名冠當時,一個是張皙,另一個是趙質,這二人都是明末清初四大儒之一的傅山傅青主的高徒。
張皙,字子白,號石松,清初浚縣人,歲貢生。曾任職微的教諭、縣令,後棄官歸裏,潛心醫學、書法。
其書法與箕山畫並重,稱絕一時,其墨跡世稱珍品,有“無張不稱財”之説,民間傳有其“一字千金”、“飛筆點太原”的故事。
趙質,號素廬,清初滑縣人。他的父親趙人鑑、弟弟趙倓皆為清初進士,他是雍正癸卯科舉人。
素廬善書法,並得傅青主秘授草訣,大草尤其所長,當時人得其尺幅,視如拱壁。
遙想當年登樓之盛況,絕不遜於滕子京與騷客岳陽樓上觀洞庭,也不亞於閻都督與賓客滕王閣上品盛宴。眾人茶飲之間,憑欄四望,大伾矗東南,浮丘卧於坤,黃河故道鋪於東,衞水長流如練飄向北。
云溪橋頭,賈航雲集,運艦連檣,船工嘔啞咿喔之聲可聞;文治閣下,牌坊櫛比,店鋪林立,百姓行憩買賣之舉盡觀。登樓之樂,於此為最。於是乎一篇篇佳文華章擲筆而成,一幅幅妙字翰墨揮毫而就。
只可惜這些作品只有七件流傳至今,那就是嵌於文治閣二樓壁間的梁通洛的《文治閣記》、趙質的《文治閣記》、張皙的《重修文治閣記》三塊碑刻,嵌於東西券洞門上趙質書寫的“丹流東壁”、“碧瀉西山”匾額,嵌於南北券洞門上張皙書寫的“清環黎水”、“黛護伾嵐”匾額。
巍巍文治閣見證了數百年來浚縣的興衰榮辱的歷史。它曾作為浚縣的凌煙閣,彰顯浚縣文人的榮耀。它的二樓四面窗户上方原來各懸一木匾,上面分別寫着“視承顧問”、“面奉特知”、“三待經筵”、“五知貢舉”,這些內容記載了歷史上浚縣入仕做官者得到的特殊恩寵和取得的無尚榮耀。新中國成立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文革時期除外),這裏一直是浚縣歷年張貼高考錄取榜的地方,一個個被大學錄取的學子從這裏走到祖國南北,走到世界各地,創造着浚縣今天的輝煌。它也曾目睹了浚縣經受的戰亂和劫難。1938年3月28日,日本侵略者攻陷縣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文治閣無奈地眼看着4500多同胞被無辜殺死,1000多間民房和店鋪被大火燒為灰燼。它用千瘡百孔的身軀記下了浚縣這頁苦難的歷史。它還和浚縣人一起經歷了動亂的歲月。文革時期,文治閣不僅被改名為向陽樓,它還被改建的面目全非,平台上的方孔女牆被換成水泥欄杆,一樓四門上方掛的“文治閣”匾和二樓四面窗口上方掛的“視承顧問”等匾額不知去向,四面券洞門上方的“清環黎水”等匾額全被覆蓋,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製作的革命標語,四面牆壁全是標語和大字報,一個斯文的文化樓被革命的文化凌辱着,糟蹋着。
1997年4月,浚縣人民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文治閣進行了整體修復。水泥欄杆換回了方孔女牆,被塵封數十年的書法珍品“清環黎水”等四幅匾額得以重見天日,令人遺憾的是一樓四門上方的“文治閣”匾和二樓窗户上方的“視承顧問”等匾再也不可歸位了。浚縣當代書法家盧蔭棠題寫的黑底金字“文治閣”匾額為它增添了新的光彩。文治閣又煥發了新的青春。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文治閣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治閣將會得到更好的保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