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本意義

鎖定
文本意義是作品、文章由文字本身顯露出來的意向、精神和對現實的作用。文本,是指作品由文字組成的實體,文本意義是作品本身內在的本體意義,不涉及作品在歷史和現實社會生活中反射出來的意識傾向。解釋各種作品,不僅在於揭示文本意義,而且要分析時代意義。文本意義是時代意義的基礎,時代意義寓於文本意義之中。 [1] 
中文名
文本意義
定    義
作品、文章由文字本身顯露出來的意向、精神和對現實的作用
文本解釋是對各類文字作品的解釋。包括對典籍、法律條文、宗教經卷、理論文章、歷史書籍、文學作品及政治實體的各種文獻的解釋。文本是由書寫而固定下來的語言鏈條,表現為由語言構造起來的整體。利科爾在《解釋學和人文科學》中認為:“文本表明的東西不再與作者意謂的東西一致,因此,文本的意志和心理的意義具有不同的命運。”文本解釋更多地表現為學術研究行為,被稱作“批註”、“批評”、“評點”、“詮釋”、“考證”、“註疏”、“訓詁”等。自古以來,源源不斷的思想家和學問家對古典書卷進行勤奮的“文本解釋”,大都是為了發現古人的“微言大義”,推進現實的思想發展。文本解釋大多是在古代文獻中進行的,其中一部分解釋內容的方式構成了文獻學。文本解釋不是對於文本的解釋,而是基於文本的解釋,追求的不是代碼,而是信息。文本解釋往往超出作者和理解者語境所有的種種歷史的、心理的、社會學的限定。作者活生生的有聲語言不存在了,一切意義都得從文本上來判斷,但作者的意圖和文字意義具有辯證關係,二者互相依賴。文本解釋要把作者的意義和文本的意義統一起來。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