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元姬

(西晉文明皇后)

鎖定
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人。西晉時期太后,曹魏司徒王朗的孫女、中領軍王肅的女兒,晉文帝司馬昭妻子。 [21] 
王元姬出身東海王氏,精通《詩經》《論語》,嫁給時任洛陽中郎將的司馬昭,竭盡婦道、謙虛謹慎,生下後來的晉武帝司馬炎、齊獻王司馬攸等。頗有遠見,預言鍾會謀反之事。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居住於崇化宮。身處太后之位,提倡節儉,身體力行,作為後宮表率。在其治理之下,後宮井井有條,眾人和睦相處。 [21] 
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崩逝,終年五十二歲,諡號文明皇后,與司馬昭合葬於崇陽陵 [21] 
全    名
王元姬
諡    號
文明皇后
所處時代
魏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
出生日期
217年
逝世日期
268年4月20日
陵    墓
崇陽陵
主要成就
預言鍾會,治理後宮

王元姬人物生平

王元姬賢淑有德

熟讀詩書盡孝道 熟讀詩書盡孝道 [1]
王元姬出生於書香門第,她的祖父王朗、父親王肅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王朗是曹魏司徒,封蘭陵侯,王肅是曹魏中領軍,襲封蘭陵侯。 [2] 
王元姬八歲時,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尤其精通喪服禮儀;只要是有文義的,看了一遍,一定能記在心中。王元姬九歲時,遇到母親羊氏生病,她不離左右地侍奉母親,很長時間衣不解帶。常在沒有聽到父母的吩咐時就已經順承其意去做事了,舉止行為適當,因此父母讓她管理家事,她總是處理得合情合理。祖父王朗非常喜愛她,説:“使我們家興盛起來的,一定是這個女孩,可惜她不是男子!” [3] 
太和二年(228年),王元姬十二歲時,王朗去世,王元姬非常哀傷、痛哭流涕,發自內心,父親王肅更加珍惜重視她。 [4] 

王元姬謙沖接下

太和五年(231年),十五歲的王元姬嫁給了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婚後育有後來的晉武帝司馬炎、遼東悼王司馬定國、齊獻王司馬攸、城陽哀王司馬兆、廣漢殤王司馬廣德京兆公主 [5]  王元姬對公婆竭盡婦道,謙虛謹慎,自我控制的對待其他人,使得妻妾之間井然有序。 [6] 
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王元姬在為父親守喪期間,身體羸弱瘦不勝衣,一説話就掉眼淚。 [7] 

王元姬識人獨到

王元姬識人獨到,當時鍾會以才能見任,王元姬常常對司馬昭説:“鍾會見利忘義,喜歡挑起事端,恩寵太過一定會作亂,不能委以重任。”後來,鍾會果然謀反。 [8] 

王元姬崇儉抑華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去世,太子司馬炎繼為相國晉王,王元姬為晉王太妃。同年十二月(266年),司馬炎迫使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西晉。司馬炎即位後,尊王元姬為皇太后,所住的宮殿稱為崇化宮。 [9]  開始設置崇化宮中官員,重選他們的職位,任命太常諸葛緒為崇化宮衞尉太僕劉原為崇化宮太僕、宗正曹楷為崇化宮少府 [10] 
西晉建國初期提倡節儉,王元姬雖貴為太后之尊,卻不忘舊業,身體力行,親自在宮中帶頭紡紗織布,為宮中的后妃們做出表率。她的房間沒有一件豪華的擺設,器物、服飾樸素而無文彩,穿洗過的衣服,吃飯從不講究美味。在她的精心治理下,使宗族親屬都親善和睦,關注天下百姓,言談一定符合禮制,從未有讒言誹謗。 [11] 

王元姬加恩於母

泰始三年(267年),司馬炎因王元姬的母親羊氏沒有被尊贈諡號,於是下詔説:“從前漢文帝追封靈文之號,漢武帝、漢宣帝也追加了平原、博平的封號,都是為了表示尊奉先人,擴大慈愛親情的恩德。已故衞將軍、蘭陵景侯(王肅)的夫人羊氏,內懷美質,仁慈賢德,出身於世代貴族之家,又出嫁到侯王之府,遵守三從美德,依照禮儀從不違謬。但仍遭受不幸,多次喪失應有的封號,撫育眾多的子女,終於成就了家業。母儀的教化,光顯於邦國宗族,開啓聖明之道,流傳於萬國。然而她早年去世,沒得到恩寵。皇太后孝親之情淳厚,永遠思慕先母。我感念於遺訓,追念往事心懷感傷,現封夫人為縣君,依照她的德行給予諡號,主管之人可依據舊典執行。”於是派謁者何融使持節,追諡羊氏為平陽靖君。 [12] 

王元姬五旬而崩

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病重,她臨終時,流着淚對司馬炎説:“桃符(司馬攸)性情急躁,而你這作兄長的又不慈愛。我的病如果好不了,我很擔心你容不下他,因此囑咐你,你不要忘記我説的話。” [13]  三月二十一日(4月20日),王元姬崩逝 [14-15]  ,享年五十二歲,諡號文明皇后。同年四月初三日,司馬炎將王元姬與司馬昭合葬於崇陽陵 [16]  將要遷殯合葬之時,司馬炎親自列舉王元姬的德行,命史官撰寫哀文 [17] 
王元姬安葬完畢之後,有關部門上奏説:“安魂的祭禮已經完畢,可以除去喪服,”司馬炎下詔説:“受到母親一生的愛撫,卻沒有用幾年的時間回報,從感情上不忍心。”主管部門堅持請晉武帝除去喪服,晉武帝下詔説:“我所擔憂的是不能夠一心一意地盡孝,你們不要為我過度悲傷而憂慮。前代的禮儀典制形式內容也有所不同,何必要用近代的制度加以限制,使通用的喪禮廢缺呢?”羣臣仍然請求不已,司馬炎便聽從,但是仍然戴白冠,吃素食,堅持了三年,如同為其父司馬昭守喪一樣。 [18] 
後來,司馬炎非常思念王元姬,於是下詔説:“外曾祖母、已故司徒王朗的夫人楊氏,是舅父家輩分高的親屬,鄭氏、劉氏兩位姨母,都是先後的至愛親友。常懷念其美德,親厚和睦的遺訓,就是渭陽詩中的感嘆,也遠遠比不上這長久的思念。封楊夫人及姨母為鄉君,食邑各五百户。” [19] 
太康七年(286年),司馬炎又追贈王元姬的繼母夏侯氏為滎陽鄉君。 [20] 

王元姬主要影響

王元姬嫁給司馬昭後,為他生下後來的晉武帝司馬炎與齊獻王司馬攸 [21] 
西晉建立後,她作為皇太后,提倡節儉,身體力行,使後宮井井有條,眾人和睦相處。 [21] 

王元姬歷史評價

王朗:“興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為男矣!” [21] 
王元姬去世後,根據司馬炎的記述,史官在哀策中稱頌道:“明明先後,興我晉道。暉章淑問,以翼皇考。邁德宣猷,大業有造,貽慶孤矇,堂構是保。庶資復顧,永享難老。奄然登遐,棄我何早!沈哀罔訴,如何穹昊。嗚呼哀哉!厥初生民,樹之惠康。帝遷明德,顧予先皇。天立厥配,我皇是光。作邦作對,德音無疆。愍予不弔,天篤降殃。日沒《明夷》,中年隕喪。煢煢在疚,永懷摧傷。尋惟景行,於穆不已。海岱降靈,世荷繁祉。永錫祚胤,篤生文母。誕膺純和,淑慎容止。質直不渝,體茲孝友。《詩》《書》是悦,禮籍是紀。三從無違,中饋允理。追惟先後,勞謙是尚。爰初在室,竭力致養。嬪於大邦,皇基是相。謐靜隆化,帝業以創。內敍嬪御,外協時望。履信居順,德行洽暢。密勿無荒,劬勞克讓。崇儉抑華,衝素是放。雖享崇高,歡嘉未饗。胡寧棄之,我將曷仰?諮餘不造,大罰荐臻。皇考背世,始逾三年。仰奉慈親,冀無後艱。兇災仍集,何辜於天。嗚呼哀哉!靈轜夙駕,設祖中闈。輼輬動軫,既往不追。哀哀皇妣,永潛靈暉。進攀梓宮,顧援素旂。屏營窮痛,誰告誰依?訴情贈策,以舒傷悲。尚或有聞,顧予孤遺。嗚呼哀哉!” [21] 
房玄齡等《晉書》:
  • 後年八歲,誦《詩》《論》,尤善喪服。苟有文義,目所一見,必貫於心。……每先意候指,動中所適,由是父母令攝家事,每盡其理。 [21] 
  • 後事舅姑盡婦道,謙沖接下,嬪御有序。 [21] 
  • 後雖處尊位,不忘素業,躬執紡績,器服無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參味。而敦睦九族,垂心萬物,言必典禮,浸潤不行。 [21] 
  • 崇化繁祉肇基商亂。 [29] 
太平廣記》:①秉德清貞,體行純和 [21]  ②自即尊位,眷戀素業,忽棄華麗。 [22] 

王元姬人際關係

王元姬長輩

  • 祖父:王朗,漢魏之際經學家,官至司徒,封蘭陵侯,諡號成。 [23] 
  • 祖母: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後被封為鄉君。
  • 父親:王肅曹魏經學家,官至太常,封蘭陵侯,死後追贈衞將軍,諡號景。 [23] 
  • 母親:羊氏,西晉時追贈平陽靖君。 [12] 
  • 繼母:夏侯氏,晉武帝時追贈為滎陽鄉君。 [20] 

王元姬兄弟

王元姬丈夫

晉文帝司馬昭 [21] 

王元姬子女

王元姬藝術形象

王元姬影視形象

2017年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蒲萄飾演王元姬。

王元姬遊戲形象

王元姬遊戲形象
王元姬遊戲形象(5張)
王元姬出現在多款與漢末三國相關的遊戲中,如《三國志》系列、《真三國無雙》系列、《三國殺 [28]  中。

王元姬史料索引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 [21]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27] 
資治通鑑》等也有記載。
參考資料
  • 1.    司昭芳.名妻與名女:常春樹書坊,1983:15
  • 2.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文明王皇后,諱元姬,東海郯人也。父肅,魏中領軍、蘭陵侯。
  • 3.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後年八歲,誦《詩》《論》,尤善喪服。苟有文義,目所一見,必貫於心。年九歲,遇母疾,扶侍不捨左右,衣不解帶者久之。每先意候指,動中所適,由是父母令攝家事,每盡其理。祖郎甚愛異之,曰:“興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為男矣!”
  • 4.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年十二,郎薨。後哀慼哭泣,發於自然,其父益加敬異。
  • 5.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肅女適司馬文王,即文明皇后,生晉武帝、齊獻王攸。
  • 6.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既笄,歸於文帝,生武帝及遼東悼王定國、齊獻王攸、城陽哀王兆、廣漢殤王廣德、京兆公主。後事舅姑盡婦道,謙沖接下,嬪御有序。
  • 7.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及居父喪,身不勝衣,言與淚俱。
  • 8.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時鐘會以才能見任,後每言於帝曰:“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會後果反。
  • 9.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宮曰崇化。
  • 10.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武帝受禪,尊為皇太后,宮曰崇化。初置宮卿,重選其職,以太常諸葛緒為衞尉,太僕劉原為太僕,宗正曹楷為少府。
  • 11.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後雖處尊位,不忘素業,躬執紡績,器服無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參味。而敦睦九族,垂心萬物,言必典禮,浸潤不行。
  • 12.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帝以後母羊氏未崇諡號,泰始三年下詔曰:“昔漢文追崇靈文之號,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鹹所以奉尊尊之敬,廣親親之恩也。故衞將軍、蘭陵景侯夫人羊氏,含章體順,仁德醇備,內承世胄,出嬪大國,三從之行,率禮無違。仍遭不造,頻喪統嗣,撫育眾胤,克成家道。母儀之教,光於邦族,誕啓聖明,祚流萬國,而早世殂隕,不遇休寵。皇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極。朕感存遺訓,追遠傷懷。其封夫人為縣君,依德紀諡,主者詳如舊典”於是使使持節、謁者何融追諡為平陽靖君。
  • 13.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及太后臨崩,亦流涕謂帝曰:“桃符性急,而汝為兄不慈,我若遂不起,恐必不能相容。以是屬汝,勿忘我言。”
  • 14.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崩。
  • 15.    《資治通鑑·卷八十一》: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殂。
  • 16.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己亥,祔葬文明皇后王氏於崇陽陵。
  • 17.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四年,後崩,時年五十二,合葬崇陽陵。將遷祔,帝手疏後德行,命史官為哀策………
  • 18.    《資治通鑑·卷八十一》:已亥,葬文明皇后。有司又奏:“既虞,除衰服。”詔曰:“受終身之愛而無數年之報,情所不忍也。”有司固請,詔曰:“患在不能篤孝,勿以毀傷為憂。前代禮典,質文不同,何必限以近制,使達喪闕然乎!”羣臣請不已,乃許之;然猶冠疏食以終三年,如文帝之喪。
  • 19.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其後帝追慕不已,復下詔曰:“外曾祖母故司徒王郎夫人楊氏,舅氏尊屬,鄭、劉二從母,先後至愛。每惟聖善,敦睦遺旨,渭陽之感,永懷靡及。其封楊夫人及從母為鄉君,邑各五百户。”
  • 20.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太康七年,追贈繼祖母夏侯氏為滎陽鄉君。
  • 21.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03]
  • 22.    《太平御覽·卷一百三十八·文明王皇后》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24]
  • 23.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2-06]
  • 24.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子惲嗣。惲薨,無子,國絕。
  • 25.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王恂,字良夫,文明皇后之弟也。…………恂弟虔、愷。
  • 26.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文帝九男,文明王皇后生武帝、齊獻王攸、城陽哀王兆、遼東悼惠王定國、廣漢殤王廣。
  • 27.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03]
  • 28.    [OL][公告] 1月20日《三國殺OL》版本更新公告 應變篇來襲  .三國殺官網[引用日期2023-06-24]
  • 29.    《晉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