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昌閣

(山東省煙台市文昌閣)

鎖定
煙台文昌閣是整個煙台文脈發源地、龍脈之地,以及煙台最佳風水點。景點位於福山區青龍山東部山巔,根據《福山縣誌稿》中指出,是於明朝天順年間(1359年)由知縣段堅所建。文昌閣於文革時已陸續圮毀,現正在重新建設中。
中文名
文昌閣
外文名
wen chang pavilion
地理位置
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青龍山東部 [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福山文博苑
福山温泉
青龍小鎮
煙台魯菜文化博物館

文昌閣文昌閣簡介

文昌閣位於青龍山巔,建於明朝天順年間(1359年),由知縣段堅所建。建築形式為重檐九脊,黃瓦飛甍,斗拱交錯,四角單飛,三下六鋪,牆後壁及左右磨磚砌築,前為方格窗,大楞們。殿宇雕樑畫棟,周繞回廊,金碧輝煌。
後經過數個朝代進行不斷的修整、拓建,打造成文昌閣建築羣,整個建築羣由欞星門、名宦祠、鄉賢祠、戟門、東西齋、大成殿、東西齋、明倫堂等主要建築及泮池、敬一亭、月宮橋等附屬建築物組成,中貫軸線,左右對稱,佈局嚴謹,氣勢雄偉。

文昌閣文昌閣的作用

文昌閣是一種傳統祭祀建築,為祭祀傳説中掌管文運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風昌盛而建。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各地凡是文昌閣的建立的地方,都匯聚了當時大量的飽學之士,彼此切磋,學以精進,能使當地文化之風興盛,人才輩出,科第連綿。

文昌閣煙台文昌閣影響

煙台文昌閣位於煙台龍頭之山——青龍山上,它的建立,讓青龍山成為整個煙台的文脈發源地,同時也説明此處是煙台最佳風水點。因為古代建文昌閣時,對風水環境要求極高,畢竟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繁榮一方文化,服務天下學子,而文化是國家發展之根基,學子又是國家社稷發展的儲備人才,所以當時朝廷對文昌閣的建立的重視程度極高,在選址上要經過多方考量、堪輿,同時,要求周邊必須有山水,登高望遠,更有利於激發所到學子的壯志之心,而鄰水則能清心靜氣,更有利於學子在此處沉澱學習。因而明朝時,經過多次堪輿,確定福山青龍山地為煙台的最佳風水點,因而將煙台文昌閣建立在此。
文昌閣建立之後,形成了良好的人文氛圍,飽學之士都會來到這裏,和其他文人墨客談笑交流,許多當地學子,在這裏也留下許多極佳的詩篇,更加增添的青龍山文化脈絡,以良好的文化的環境,潤養着龍脈之處的地氣。另外,因盛傳福山文昌閣時天上文星庇佑之地,所以很多準備赴考的學子會來到這裏,來圖一個高中的好彩頭。所以在明清時期,福山文昌閣每天都會匯聚大量的文人,朗朗書聲,筆飽墨酣,虔誠參拜,希望仕途順利,這讓青龍山—文昌閣這個地塊,成為了福山當地居民心中的文脈發源地、文化資源地、文風昌盛地。
由於文昌閣帶來的濃郁文風,加上極佳的文脈地氣,福山當地在明清兩代產生了75名進士,舉人191人,根據《福山縣誌稿》記載:明弘治十八年,福山兩甲村孫遇的兩個孫子同榜考取三甲進士;明崇禎七年,古現河北村的王三錫、王慎言兄弟同榜考取武進士;康熙九年,城裏村鹿燦的兩個孫子同榜考取三甲進士;康熙二十七年,西關村謝琰的兩個兒子同榜高中三甲進士;乾隆元年,古現的王顯緒、王甘敷和城裏的肖潤同榜高中三甲進士;乾隆二十八年,城裏村的肖旃年、謝景謨一榜雙登進士第;乾隆三十六年,城裏村的謝宜發、古現的王積熙同榜高中進士;嘉慶六年,兩甲村牟端的兩個兒子同榜雙進士;嘉慶十年,兩家村的牟安儒和古縣的王延慶一榜高中進士;嘉慶十三年,古縣王善在的長子高中三甲進士,次年恩科,他的二兒子和三兒子又雙雙同榜高中進士;嘉慶二十四年,古縣的王善壁、王森長同榜高中三甲進士;同治四年,西關村的謝文起、西埠莊的李緒昌雙雙同榜提名,一起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六年,古縣的王懿榮、王乘燮和西關村的謝雋杭三人同榜登科,並同時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四十年,西留公村的王懋賞獲一甲一名武狀元;光緒十五年,傅家村的傅懋凱獲一甲三名武探花。
可以説福山是當之無愧的“進士之鄉”。據《福山縣誌稿》記載:“科第任宦之盛,比於通都大邑。人文蔚起,是一郡之冠。”福山所出的75進士,191舉人,這在當時對於一個只有幾萬人口的彈丸小縣來説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它的“萬人比”不僅是在膠東,就是在整個山東乃至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這一成就對福山民間百姓積極踴躍參加科舉考試是一種激勵,影響很大。

文昌閣文昌閣傳説

文昌星,掌管管理人間讀書和文上功名,相傳,凡是文昌星君所觸之物,都可沾其仙性,擁有斐然文采,才智超羣。
一日,文昌星君調和青色顏料,想要在殿內做山水之畫,恰巧,身邊侍童頑劣,因在天宮中偷拔畢方(注:畢方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説中是火災之兆。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外形象丹頂鶴,但是隻有一條腿,畢方不食穀物,吞吃火焰,據説畢方的出現預示着大火。)的羽毛,而被畢方追趕,逃竄迴文昌星君的宮殿,畢方追到殿內,與侍童打鬧時,打翻了文昌星君盛着青色顏料的硯台,顏料一瀉千里,如同一條青龍直衝人間,恰好落到福山,原本黃土密佈的荒山頓時鬱鬱葱葱,看到的村民説,是青龍降臨,於是將山名命名為青龍山,而硯台剛好落在東部山巔,化為樓閣,殿宇雕樑畫棟,周繞回廊,金碧輝煌,和文昌星君的大殿如出一轍,被百姓命名為文昌閣。
因而福山原本這個彈丸之地,因沾染了文昌星君所用文墨的靈氣,成為有名的文化之鄉,共出進士75人,舉人191人,成為整個膠東甚至是全國的一個奇蹟之地,因而自古便成為文人墨客必到之處,以求仕途平坦。
而天庭之上,畢方出現的地方,必有大火,燒掉了文昌星君的宮殿,文昌星君震怒,將其侍童貶到凡間,去鎮守這帶有文昌星靈性的文脈之地,防止被惡人搶奪,禍害蒼生。因而文昌閣在福山一直庇護着文人學子,直至文革被破壞,先正在規劃,在青龍山東部山巔重建文昌閣,再塑文化繁榮之貴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