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昌閣

(浙江省文成縣文昌閣)

鎖定
梧溪又名五步,據説因村口文昌閣前有踏道五步(階),每步用數丈長石板鋪築,舊時馳名邑里,故文昌閣是梧溪的地標性建築。 在村頭水口古樹下有一座結構嚴謹,用材講究,氣勢壯觀的三層木構建築。步近門台,見拱形花崗岩門枋上刻着“文昌閣”三字的石匾,過門十步便到樓閣。
中文名
文昌閣
位    置
文成縣梧溪
建築年代
清嘉慶年間戊辰年

文昌閣基本信息

文昌閣建在高於地面約二尺的方形台基上,坐南朝北,為三層木構樓閣。面闊三開間,通面闊約2.3丈。進深三間,通進深約2.4丈。建築面闊與進深逐層收分。底層中央用四根金柱,外側再用四根直通二層的老檐柱,最外一圈為12根檐柱。柱子全部採用圓柱,下用鼓形柱礎和方形柱頂石。台基為溪石壘砌,東、西、北三面階沿上部壓花崗岩條石,側階沿為溪石鋪面。
  底層高約1.1丈。東、西、南三面為木板壁,用腰枋分隔,有小間柱。板壁朝室內的一面有彩畫戲曲故事,現保存兩幅。北面明間開敞,兩次間設有木製固定檻窗,格心用回紋裝飾。窗上為月梁狀額枋。額枋與雀替浮雕雲紋和纏枝花卉紋。明間後部兩金柱間設有木隔斷。隔斷前為神龕,現擺一張殘損嚴重的虎腿神桌,上有“嘉慶己巳春置”字樣。隔斷後為貫通三層的木樓梯。明間前檐柱頭設訛角圓坐鬥,出一跳承挑檐檁,正心出瓜拱、花瓣鬥承雕刻的替木和檐檁。檐柱與金柱間用雙步枋,做成月梁狀。
  二層高約8尺。南面為木板壁,東、西、北三面均於中央腰枋上設兩扇格扇窗。北面做法較考究,中央兩扇開啓的格扇窗,兩側另有固定的格扇窗。側面後部板壁上還有圓形直欞窗。後部金柱間為木板壁,板壁前為神龕,隔斷後為木樓梯。四面額枋上設有兩組平身科。檐柱與金柱間用單步月梁,下有隨梁主枋,做成月梁狀。金柱間貫穿五架的圓作月梁。
  三層從樓板到吊頂處高7尺。平面為四柱,各柱外有方形撐柱各一根。南面木板壁外為樓梯上下,另增設兩方柱於翼角,柱間有方形穿枋一道。北面於中央腰枋上設兩扇格扇窗。東、西兩面於板壁中設固定的檻窗。後部兩柱間為木板壁,板壁前為神龕。除南面外其餘三面額枋上均設有兩組平身科。前後柱間架方檐檁,檁上有平祺吊頂,四角有斜撐承託。二三層明間前檐柱頭出一跳承挑檐檁;東、西、北三面檐柱外設有木欄杆,裝飾為萬字圖案。底二三層四翼角下都出插拱,用卷草狀牛腳承託。
  文昌閣屋面為歇山頂,鋪小青瓦,底層和二層腰檐做法相同,戧脊為蓋瓦上立青磚並抹灰,端部做有卷草紋。檐口用封檐板和連檐木,並做有滴水。山面用木製博風板,並於博脊上疊瓦成隔斷。屋面垂脊和戧脊均由青磚砌成。正脊亦為疊磚砌,兩端有明顯升起,端部飾游龍吻,正脊飾火球。圍繞樓閣為溪石和磚壘砌的圍牆,閣前有天井和三馬照壁牆。閣後為徐墩山,山崗上有一片竹林和一棵古樟樹與楓樹。

文昌閣歷史沿革

文昌閣位於梧溪南側水口處丁字位,由富氏後裔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戊辰年(1808)。據清道光癸卯版《富氏宗譜·文武帝閣記》載:“餘輩於嘉慶戊辰冬吉旦,鳩工庀材,營建高閣於斯,崇祀文武二帝,所以培文風也。”並載:“一層為正殿,則塑關帝,旁坐周、關二將,殿左張仙,殿右土地;二層為文昌閣,則塑梓潼帝,左侍朱衣公,右侍金甲神及天仁地和諸從祀;三層為握筆佔鰲,則塑魁星,瞻拜神象。”
另據富氏族人言:“梧溪舊有義塾,後毀壞。清嘉慶年間在原址建文昌閣,以作義塾之所。”清末至民國期間,文昌閣歷為當地及周邊村民和遠近文人慕名膜拜的處所,香火鼎盛。“文革”期間,閣內三層塑像全被毀,部分構件如神龕雕塑、屏壁彩繪等均受到嚴重破壞。上世紀八十年代,文昌閣東向圍牆和入口台門被拆除;九十年代開始陸續對文昌閣進行維修。現為浙南地區較完整保留清中晚期風格的“文昌閣”建築。
  登閣遠眺,梧溪盡收眼底,村落依溪而建,溪潭激湍,碧山縈繞,林木競秀,蟬鳴鳥歌。溪石築的大街小巷串着錯落有致的大院與小院,縷縷炊煙,幾童子在古松下嬉鬧,幾村婦在溪邊洗衣,幾雅士在閣上吟詩作賦……松風陣陣,懷古思今,正如閣聯雲:“閣向文峯觀虎變,門迎秀水看龍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