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斐

(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鎖定
文斐WenFei(1872-1943),字牧希、延年、幻園,別名幼盒、文灰,湖南醴陵人。生於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清擦生,1903年入湖南師範館學習。1905年赴日留學,就學於東京鐵路學校,與焦達峯為刎頸之交。 [2] 
中文名
文斐
出生日期
1872年
畢業院校
東京鐵路學校
職    業
革命家
出生地
湖南醴陵
牧希
性    別
人物生平
同年由黃興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回國,營救萍瀏醴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後返日本,入東洋大學攻讀法政。1908年回國,在醴陵泳江中學、湖南廣益學校、湖南鐵路學校任教,宣傳三民主義。又與禹之漠創立中國同盟會湖南支部。1910年冬湖南支部改組,任會長。1911年與譚人鳳等密謀策劃響應廣州起義。保路運動開始後,組織湘路協贊會,宣傳土地國有,鼓動“三黑”。武昌起義爆發後,與焦達峯在長沙響應,宣佈獨立,任軍政府參謀。後任湖南省參議會議員。立憲派發動政變時倖免於難。譚延閲任都督後,委任他為第二鎮參謀長,率軍援贛。後又率軍援鄂,赴武昌會見黎元洪、孫武等。南北議和後辭去軍職,調任都督府顧問。1912年任粵漢鐵路公司協理。1913年利用《長沙日報》聲討袁世凱。二次革命中任湖南都督府軍事參議會委員,失敗後赴日本,與蔣翊武、譚人鳳等發出“六君子通電”,聲討袁世凱。又與仇鰲等在東京組織法政學校。1915年潛回湖南,密謀討袁,被捕入獄,袁世凱死後獲釋。譚延閣第二次任湖南都督後,任省公署顧問兼涵德女校校長。1917年桂督譚浩明援湘後任文斐為粵漢鐵路局局長。後隨譚浩明回南寧,任廣西督軍署秘書。旋返湘,任湘南總司令部參議,參加護法。1920年譚延閣第三次督湘,任省公署顧問。1927年任永興縣長。晚年居家鄉,被鄉人推舉為醴陵救濟院院長。 [1] 
參考資料
  • 1.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 上,團結出版社,2005.12,第81頁
  • 2.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誌 上[M]. 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2.11. 第6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