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德路

(廣州市越秀區珠光街道轄內地名)

鎖定
文德路[Wéndé Lù]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珠光街道轄內。南北走向,北起於中山四路,南止於萬福路。 [3] 
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 [4] 
中文名
文德路
外文名
Man Tak Road
所屬國家
中國
道路長度
630米
道路寬度
15米
道路命名日期
清朝同治年間
道路舊名
因於廣州學府之東,故名學府東街
道路動工日期
1918年擴建成馬路
所屬城市
廣東省廣州市

文德路歷史沿革

明、清年間形成,稱府學東街。1918 年更名為文德路,因路東側有文德里,是靠近國學及禮樂教化的地方。另有一説是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9)建有“廣雅書局”,為文人雅士文學研究和習藝切磋之地,故以“文德”相稱。沿途有廣州市考古研究院、市立中山圖書館舊址等。 [3] 

文德路古蹟

廣州古稱番禺,以有番山禺山得名。番山,就位於文德路上的孫中山文獻館裏,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番山雲氣”便是此處,東側為文溪所流經,西側與禺山相對,兩山之間的坳口曾是唐朝時廣州城的南門。據説,南漢皇帝曾在山上修築宮苑,後來宋軍攻陷城池,燒為廢墟。番山上建有番山亭,此亭歷經千年滄桑,建了又毀,毀了又建,一直保留到今天。
文德路街頭賣畫者 文德路街頭賣畫者
廣府學宮,又稱廣州府學宮,現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一帶。宋慶曆(1041~1048)中,皇帝下令興學,廣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帶)利用舊孔廟作學校。後經數次遷徙。紹聖三年(1096),廣州知府章次呆重視教育,認為教化所始莫先於學,人倫之序莫先於教,於是在廣州大興學校。因為原廣州府學宮與尼寺為鄰,有傷風化,遂將府學遷到城東南的番山(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內)下。嗣後,又增建御書閣、亭齋泮池、觀德亭。淳祐四年(1244),經略使方大琮在廣府學宮建飛閣,旁邊排列文、行、忠、信四齋,因孔子的《論語 述而》有“子從四教:文、行、忠、信”。設此四齋有尊崇孔學之意。經多次擴建,宋代廣州府學已頗具規模,成為嶺南第一儒林。
廣州都城隍廟位於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號(正對文德路北入口),是廣州祭祀城隍的廟宇,始建於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朝時期嶺南最大城隍廟。根據清朝香山(今中山市)人黃芝的《粵小記》記載,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整俗使焦祈年奏請朝廷,將廣州府城隍升格為管轄全省的都城隍。1920年,廟宇被拆除,建成約長280米的大街,當時拆剩的只有大殿和拜亭。現時城隍廟佔地500多平方米,廟內供奉的是五代時期南漢國王劉龑,位於劉龑左右兩尊分別是海瑞和楊椒山。2010年10月底修復工程完工,10月30日,城隍廟重新開光,對外免費開放。 [1] 

文德路特色

文德路被稱為廣州“文化第一街”,路上綠樹成蔭,共有古玩字畫店300多家,包括手繪的國畫、書法、油畫作品、印刷海報、燈箱畫等高中低檔裝飾藝術品一應俱全。在一些字畫店的門前,還隨處可見文人即席揮毫,更顯這條千年古街的文化底藴。
文德路上古蹟滿布。在孫中山文獻館裏有一座番山亭,經歷了千年滄桑。此處原為番山舊址,廣州的古稱“番禺”就是因有番山和禺山而得名,而明代的羊城八景之一“番山雲氣”正在此處。從文德路往東行,有萬木草堂、番禺學宮和廣州貢院,往西行,則有大、小馬站書院羣,南行還有南園詩社。因此,文德路可説是最適合文人雅士的好去處。 [2] 

文德路公交線路

13路 文德路——海珠客運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