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廟大成殿

(江蘇省如皋市文廟大成殿)

鎖定
如皋文廟大成殿位於如城孔廟社區如皋師範附屬小學內。始建於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後多次遷建,於明嘉靖十九年遷於現址。大成殿面寬5間,23米,進深18米。上蓋為九脊單檐,前有迴廊、月台,繞以青石雕欄。殿有圓柱(直徑80釐米)30根,系楠木做成,柱下置覆盆式蓮花柱礎,接近宋式。建築的梁枋繪有彩畫,為清代匠人所繪製。現殿內尚存有清乾隆皇帝御筆親書“至聖集賢”金匾及沙元炳姜任修的“太史”匾等6塊。1982年3月25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文廟大成殿
地理位置
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孔廟社區如皋師範附屬小學內
保護級別
第三批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大成殿歷史簡介

文廟大成殿始建於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其後三易其址,遷址於如師附小內的大成殿距今已有471年的歷史。1901年,如皋著名鄉紳、翰林院編修沙元炳先生在此創辦如皋公立高等小學堂,開創了近代教育的先河。2010年,市委、市政府投資130萬元重修文廟大成殿,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放大如皋歷史文化特色和傳統教育資源優勢。 [2] 

文廟大成殿建築佈局

大成殿前東西兩廂稱為東廡和西廡。教諭署和訓導署在西邊。東邊有奎光閣、敬一亭和忠義孝悌祠等。
宣統二年(1910),如師附小遷到孔廟內。此後學校逐步發展,房屋陸續改建。僅存的大成殿,1982年5月被省政府公佈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3] 

文廟大成殿建築結構

大成殿是儒學主體,面寬五間共23.4米,進深17.8米,殿基高0.7米,前檐高5米,後檐高5.8米,殿脊至地高14.5米。殿柱最粗者周長1.7米。前有白石月台高0.5米,寬7.8米,東西長20.3米,正中有雕龍丹墀。大成殿前正對戟門(亦稱“大成門”),是三座朱漆大門,門堂內有大鐘、大鼓。除春秋祭祀而外,大成門平時關閉,左右有小門可出入。大成殿前東西二廡對立。大成門前是柏樹園,有八座記載歷次修建儒學的石碑,有的有贔屓。再前便是欞星門,四根石柱,三合柵欄式的木門。門外左右分立兩座石碑,上刻“奉旨滿漢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門前通道東西各有一座高大的石柱瓦蓋斗栱牌樓,分別有“崇正學”“育真才”金字橫匾。原來有兩層頂蓋,清朝後期因上層朽壞欲圮,修理時改成單層。 [4] 

文廟大成殿主祀牌位

大成殿正中龕內供金字“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位”;左右兩龕內供“復聖顏子(回)”“宗聖曾子(參)”“述聖孔子(名伋、字子思)”“亞聖孟子(軻)”“四配”神位;兩山龕內分列:閔損(子騫)、冉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由(子路)、卜商(子夏)、言偃(子游)、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 顓孫師(子張)十位孔門高弟(稱為“十哲”)。東廡供先賢39位,先儒26位;西廡供先賢38位,先儒27位。“先賢”多數是孔門弟子,也有是古代名賢;“先儒”是漢代以後的著名學者,經皇帝批准列祀於文廟的。其中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三人是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詔令增祀的。
大成門東鄰是“名宦祠”,祀唐代以來的名宦26人;西鄰是“鄉賢祠”,祀宋代以來的鄉賢20人。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