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帝行璽

鎖定
文帝行璽是1983年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被稱為南越王墓的“鎮墓之寶”,是我國考古出土的第一枚帝印,也是迄今發現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文帝行璽長3.1cm,寬3cm,通高1.8cm,重148.5g。
中文名
文帝行璽
出土時間
1983年
所屬年代
南越
類    別
帝璽
出土地點
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
文帝行璽 文帝行璽
行璽位於墓主玉衣上身胸部,含金量98%強。方形,田字方格,陰刻小篆“文帝行璽”四字。龍形紐,龍昂首,體盤曲成“S”形,鱗爪俱全,形態生動。利用龍身的拱起橫穿以系組綬,亦作捉手。出土時,捉手處光滑,印台四壁有碰痕,印面及印周邊均見硃紅色的印泥,可見此為南越王趙生前的實用器。“文帝行璽”金印為目前國內發現年代最早、在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的一枚帝璽。此印璽有別於漢制,用黃金鑄成以龍為鈕,印文不用“皇帝行璽”而用自尊號,與《漢書》等記載“嬰齊嗣立,即藏其先武帝、文帝璽”相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