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峯村

(寧德市蕉城區文峯村)

鎖定
文峯村,原名石堂黃厝。據《寧德縣誌》記載:“石堂在明、清時期為寧德縣青田鄉安遠裏二十都一圖的鐘山景與唐山景。”到了1943年,石堂分為文峯與梅鶴兩村。文峯這村名,從古遺先生韓信同石堂八景詩中的“文峯卓筆”而來。“尖新文筆倒書天,渺視羣山一甌覆。”這裏山川秀美,是閩東十大最美鄉村之一。 [1] 
中文名稱
文峯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寧德市蕉城區
人    口
2300多人

文峯村歷史沿革

文峯村位於寧德市蕉城區的西部,南面為展旗峯;北面有“笑天獅子”峯;東面有筆架山峯,文筆峯,硯石山;西面有將軍山峯;東北面山石多且氣勢滂沱,全境猶如一個石的廳堂,且本身北面有一山名為石堂山,故而有石堂之稱,後因宋末元初誕生於石堂(今文峯村)的陳普出名,世人也就稱陳普先生為石堂先生。石堂,在唐宋時期曾名園州,一直到民國三十二年石堂才改為文峯村,石堂的命名已有千把年的歷史。

文峯村基本村情

全村由前宮坑、新橋頭、大乾路、坪南樓、東山、院後畲族村、三際坑等七個自然村組成,共512户,2300多人。耕地面積41773畝,其中水田1573畝、農地810畝、山地36600畝,以農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甘薯,兼發展茶葉、林業、香菇等產業,完小學校1所,完成通電、通水,公路可達市區和屏南縣。

文峯村文物古蹟

①仁豐書院;②奶孃宮;③下馬亭;④北上抗日集訓地:文峯村,1937年冬,閩東紅軍在桃花溪整編後,移駐虎貝石堂集訓;⑤清朝聖旨。 [2] 
文峯村落集中,明、清古建築仍保存較為完好,村內現有明清古建築20餘幢,包括元、明時期的奶孃宮,明、清時期的下馬亭、陳普墓、陳普祠堂、清朝“進士第”、“將軍府”、“繡樓”等。還有清朝聖旨、鍍金儀杖牌、將軍武官像等大量珍貴文物遺存,歷史文化遺存十分豐富。
藍天下,馬頭牆高低錯落,文峯村古民居多少有點徽派建築的味道。但徽派建築是白牆黑瓦的,這兒的牆卻“不施粉黛”,原汁原味地裸露着夯土的顏色,中國古代建築的原始夯土技術在這裏被完整保留下來。
徽派建築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文峯的土屋外表粗獷,而內心卻是細膩温婉的。門窗木雕精緻細膩,栩栩如生,檐牙雨牆上盡是泥塑的人物花鳥,其立體構圖惟妙惟肖,雖經數百年,可依然色澤明麗,紋路清晰。屋脊上還有數只“仙鶴”守望着遠方,盡顯當年之豪華。 [1] 

文峯村古代名人

文峯村地處蕉城區最西部,四縣交界的大山重嶺深處,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然而,這裏民風淳樸、尚文習武,人才輩出,僅清朝兩百多年,這個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落,就出了2名進士、8名舉人、182名秀才,“武魁”牌匾隨處可見,更有“文武魁”父子登科,一時傳為佳話。 [1] 
①石堂先生(陳普):宋末元初著名天文學家、理學家與教育學家。他以出生在石堂村,學者尊稱為“石堂先生”;②振威將軍黃禮珍: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中二十五
名武舉人,進就挑列一等,分發本省隨標以千總用,致此開始,歷任福建桐山參將、金門左營遊擊、奉旨統領閩浙官兵、台灣水師安平協副將、台澎總督等職,其中在台任職十一年。 [2] 

文峯村紅色故地

在曲折的土牆深巷中,有一座老房子並不起眼,從大門走進是一個小院落,第二道門上掛着“紫宸高拱”的牌匾,這裏曾是葉飛住過的地方。
1937年底,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和各縣游擊隊共1300多人在石堂集結,進行為期兩個多月的整編訓練,整編整訓後,改編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從這裏出發北上抗日。在石堂整訓期間,團部與一營、三營、兵械廠、服裝被服廠都設在文峯村,這座老房子就是當年整編部隊的地方。在那崢嶸歲月裏,許多文峯青年加入部隊,成為部隊的骨幹。舊址猶在,而今後院裏的桔子樹依然向着四方天井之外生長着,一年又一年結出累累碩果。 [1] 

文峯村詩讖八景

文峯村村口新修的“八景橋”上,刻着“八景圖”和詩文。站在橋上,向遠山望去,在薄霧中隱約能看到“雙箸擎天”——“玉帝何年宴眾仙,誤遺雙箸在人間。至今忘卻收將去,插在南閩半壁天。”在文峯,玉帝留下一雙“玉筷”,也許在山中還能找到一隻“玉碗”。
還有“翠屏霽雪”“石屋朝天”“笑天獅子”“蛟潭映月”……我們不得不敬佩大自然的造物神奇和古人的想象力,然而山路難行,道阻且長,想要學先人尋山問水並不容易。文峯村正抓緊整修尋訪“石堂八景”的便道,將各景點串點成線,推出傳統村落文化之旅,讓這些深藏的奇景漸為人知。
對於文峯,還有太多秘密被掩藏在逝去的時光裏。而今,水泥鋼筋取代了黃土老屋,村民住上了新樓房。值得慶幸的是,文峯的許多古建築、古民居被保留了下來,同時文峯村以古建築保護與開發利用和發展生態旅遊為重點,加強對古建築的修繕保護及對周邊環境的整治,對每座古建築的歷史文化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後生努力各自修,不墜遺風好私淑。天開文運常循環,洙泗之濱鹹拭目。”如今,古村正煥發出新的生機,“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她,正撩開面紗,深得讚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