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峯塔

(四川省宣漢縣文峯塔)

鎖定
宣漢縣塔河鄉有一文峯塔,塔基全砌在大石包上,共七層高約30米,底層用堅石砌成,上面用燒製的土磚堆累,外敷白石灰,塔身六方,每方有窗或小孔,每層有飛檐掛鈴、花鳥蟲魚,塔頂為葫蘆形並綴有“堅針”直刺青天為“文筆峯”。
中文名
文峯塔
地    點
四川省宣漢縣塔河鄉
屬    性
歷史建築

文峯塔基本介紹

文峯塔造形秀麗、雄偉,結構玲瓏、嚴謹,遠眺如一筆沖天,近觀如巨柱擎雲,周圍山環水抱,村舍錯落,翠竹成林,好一派壯觀景象。

文峯塔發展歷史

文峯塔建於二百多年前,其名何為“文峯”可從底層的一幅“此地登臨宜飲酒,誰人興起早題名”的對聯可以看出。塔在中國的出現,可追溯至佛教傳入的東漢時期。它最早用於存放僧侶的“舍利”、遺骸或遺物,供奉佛像或經卷。隨着歲月的流逝,人們賦予它超越佛教範疇的人文魅力。許多普通的塔,因承載了濃郁的文化而聲名遠播,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杭州西子湖畔的雷峯塔。據查,文峯塔也稱“文風塔”、“文筆塔”、“風水塔”等,是14世紀以來道教風水學説與封建科考制度雙重作用下的產物。修建文峯塔,意在“補山水之形勝,助文風之盛興”,是標誌性與觀賞性相結合的建築。
文峯塔由塔河向前三等大户集資所建,塔河與附近的南壩、昆池等鄉鎮是歷來注重文化的地方,昆池曾有建於清同治年間的“陶成書院”,距今150多年的歷史,稍近一點的南壩也有“私立精英中學”,塔河再出現文峯塔那就再自然不過了。據傳説文峯塔的修建,還有一些來歷。
文峯塔的周圍近處有鹿子山、大成寨,遠處有五龍觀山、文山,羣峯聳立,玉樹環抱。據傳説文峯塔的來歷正與這些山有關。文峯塔腳下是一條不足兩米寬的小河即“塔河”,其勢蜿蜒,注入南壩與塔河交界的前河主流,而稍遠的五龍觀臨水而立,因其中有五條惡龍而得名,相傳五條惡龍日夜作怪,前河水翻波湧浪形成倒流之勢,從主流灌入文峯塔腳下的小河,加之小河一帶的塔河鄉鎮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河水一來,便房屋倒坍,民田毀壞,雞犬不寧,百姓苦不堪言。但黃天厚土,熱戀家鄉的百姓竟沒有一個搬走,人們只期待有朝一日上天長眼。
説來也怪,塔河一孟姓鄉民某夜忽夢見一白髮高人,領其沿文峯塔下小河一路走去,經過鹿子山,再至五龍觀,高人笑吟吟道“在此二處可建一觀一廟,保你平安”,説畢,孟姓鄉民猛醒。第二日,這鄉民便將此夢説與鄉親,於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五龍山上“五龍觀”與鹿子山上“聖水寺”應運而生。當年風調雨順,百事無憂,聖水寺中還冒出一股聖水,現已開發成礦泉水產品。
塔河百姓自此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但這好日子總像缺了點什麼。某一日,有個懂文化的鄉紳突然提出一個問題:“如今這國運倒還昌隆,但家鄉的文化卻不怎麼興盛。” 人們一聽:“對呀,尤其是人見人羨的狀元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是人們便苦思冥想如何在這文化上翻身,可這苦惱一直壓了塔河的百姓很多年仍沒有人狀元及弟,甚至連個舉人也沒有。
某一日,塔河不知從哪來了個穿着破爛的老道人,背了一背篼的毛筆叫賣,説只要鄉親們買完他身上的筆,便可幫助解決一切疑難雜症。鄉民們一想這筆與文化有關,説不定這就是哪兒來的高人來指點迷津,於是文筆被搶購一空,於是這老道人便有了説法。老道人看看塔河周圍的羣山,又指指對面尤其巍峨的文山嘆道:“就是此山作怪!擋住了這裏的文風,以致文風衰頹,士不及第。”然後老道人又看看一馬平川的塔河以及高高凸起的大成寨:“這盆地是條船,大成寨是船頭,快傾覆了!如有一根桅杆將其浮出山川自然就好了。”於是文峯塔在向前三等大户的集資下應運而生,塔河亦日漸昌隆,之後誕生了向守志將軍等名人,近年來也湧現出北大清華學子。
歷經滄桑的文峯塔如今已是宣漢縣著名文物景點,但遺憾的是記載寥寥,少有人文關懷。筆者近期再次踏訪,其周圍垃圾遍地,雜草叢生,塔內柴草堆積,一些燒香拜佛者將塔身更是弄得黑跡斑斑。達州的塔文化很少,為了不至於讓歷史留下遺憾,我們可以為它做些什麼呢?其一,可以挖掘它的歷史資源,補充文字説明,甚至可以在產品上借勢大打“文峯”牌。其二,可以文峯塔為中心建一座文峯公園,栽種花草樹木,建些亭台樓閣,以增加市民户外活動場所,加之附近的南壩有天然氣化工廠,如果公園打造得好,可以藉以聲名遠播。其三,大力保護這一文化標誌,嚴禁遊人亂刻亂畫、亂倒垃圾、亂放柴草,及時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