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

鎖定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是2011年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
作    者
逄增玉
出版時間
2011年03月01日
出版社
商務出版社
頁    數
483 頁
ISBN
9787100075411
類    別
文學評論與研究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內容簡介

現當代文學現象研究確實與文學史觀念和方法存在內在聯繫。同時,文學現象研究中離不開對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的重新解讀。這種重讀,也與文學史重構和書寫的思路存在密切聯繫。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現當代文學現象闡釋與總體觀照”和“重讀經典與歷史闡釋”兩編,介紹了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質疑現代性主題與敍事、對左聯和左翼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阿Q正傳》與辛亥革命問題的再思索等內容。 [1]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圖書目錄

自序
上編 現當代文學現象闡釋與總體觀照
第一章 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質疑現代性主題與敍事
1.鄉村社會和文明的美化與樂園世界的構建
2.對都市及其文明的文學化批判
3.文明對比中的逃離與迴歸
第二章 現代文學敍事中的空間意象與敍述模式
1.近現代中國歷史與文學的空間觀念的形成與嬗變
2.啓蒙主義文學敍事中的鄉村中國現象
3.革命文學與浪漫主義文學的空間意象與意義
4.多樣化的都市想象與敍事
第三章 現代啓蒙文學敍事中的現代性
1.現代性話語在中國的歷史生成與邏輯
2.現代性在魯迅小説敍事形式中的轉化與積澱
3.“魯迅風”與鄉土文學敍事模式的現代性話語
4.現代性話語和敍事模式的延續與泛化
第四章 現代中國文學中的“醫學”意象和意義
1.歷史語境與近現代文學的“醫學”意象
2.救亡文學對醫學的“借喻”
3.啓蒙文學中的醫學隱喻
4.“醫學”隱喻的文學與審美價值
第五章 試論中國現代流浪漢小説
1.不安定的靈魂——20世紀20年代的流浪漢小説
2.大地之子——20世紀30年代流浪漢小説
3.終極關懷——20世紀40年代流浪漢小説
第六章 流派與空間視閾中的文學史現象
1.20世紀30年代的“論語派”和“論語八仙”
2.現代文學中的“沙龍”現象
3.現代文學中的小城鎮形象
第七章 20世紀30年代左翼“牢獄”文學的敍事傾向
1.“牢獄文學”產生的原因及文學命名
2.“牢獄文學”的現實影射與敍事指向
3.“牢獄文學”的隱喻化敍事
4.“牢獄文學”的敍事格調與結構模式
第八章 20世紀90年代“抗戰文學”的歷史記憶與現實訴求”
1.“歷史記憶”和歷史真實的個人化重構與敍述
2.《生死場》上的生存抉擇與歷史記憶的理性訴求
3.歷史記憶引起的現實言説與超越歷史的文化反思
第九章 中西文化互動中的文學史重述——進化論的理論預設與胡適的文學觀
1.分割傳統:胡適的文學史重構
2.與西方對接:新文學創造的外部資源
3.彌合裂痕:文學史敍事的文化姿態
第十章 對左聯和左翼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
1.重視史料的發掘、整理與研究範圍的拓展
2.注重對20世紀30年代左翼文藝運動的深度研究
3.注意對左聯作為一個政治化的文學團體的內在差異性的研究
4.注重魯迅與左聯的關係的研究
第十一章 左翼文學研究冷熱現象的審視與反思
1.左翼文學研究熱度再現的多維因素
2.左翼文學的品格與作為精神資源的價值
3.左翼文學的缺失與研究的態度
第十二章 “志怪”“傳奇”傳統與中國現代文學
1.古代“志怪”與“傳奇”小説的基本特徵
2.“志怪”“傳奇”傳統與魯迅小説創作
3.沈從文與張愛玲小説中的“傳奇”敍事
4.左翼文學的政治與革命“傳奇”
第十三章 東亞病夫、醒獅與涅槃鳳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形象的書寫與傳播
1.近現代“中國形象”出現與嬗變的原因
2.負面的中國形象——破船、陸沉與東亞病夫
3.正面的中國形象——醒獅、少年中國與涅檠鳳凰
第十四章 現當代文學視野中的“農民工”形象及敍事
1.現代文學對進城農民的書寫
2.新時期“農民工”文學的複雜內涵與詠歎
3.鄉村女性的城市掙扎與悲歌
第十五章 論“新邊塞文學”的革命性與現代性敍事
1.何為“新邊塞文學”
2.“新邊塞文學”的革命性與現代性
3.“新邊塞文學”的浪漫性與現代性
4.“新邊塞文學”的敍事模式與現代性
第十六章 動機的善良與裝置的不當——《中國人的素質》的正與誤及其與啓蒙和民族主義的關係
1.批判與讚揚:對中國及其人民的兩種評價
2.裝置的不當與觀察的失誤
3.對誤讀的誤讀及原因
第十七章 中國與亞洲啓蒙中的文學
1.文學與啓蒙的關係
2.文學在啓蒙中的作用
3.文學自身在啓蒙中的蜕變
……
下編 重讀經典與歷史闡釋
後記 [1] 

文學現象與文學史風景作者簡介

逄增玉,文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已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學術隨筆與文章5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4部,承擔教育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際合作項目12項。獲得省部級和國家級教學與科研獎勵40餘項,還獲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吉林省拔尖人、吉林省與長春市勞動模範、省管優秀專家、長春市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著作和論文被《新華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讀書》等雜誌轉載評價40餘篇,部分成果被國外翻譯出版,還有諸多成果被國內外著述和書刊引用。
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兼任吉林省文學會副會長、吉林省文聯理事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