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化衫

鎖定
文化衫起源於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的一次賽車比賽中,運動員的圓領衫都印上圖案和各種文字,成為文化衫 [1] 
20世紀80年代,文化衫在中國流行開來,後因其商業味道越來越嚴重,人們的牴觸情緒也越來越高,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文化衫不再流行 [2] 
中文名
文化衫
外文名
DIY T-shirt
起源國家
美國
起源時間
20世紀50年代

文化衫起源發展

《慾望號街車》中的圓領衫
《慾望號街車》中的圓領衫(4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士兵就把圓領衫作為內衣穿在軍裝裏面。不論工作、休息、作戰,他們都覺得很方便,英國士兵知道後紛紛效仿。但圓領衫在當時僅僅是一種內衣,後因美國演員馬龍·白蘭度在電影《慾望號街車》中,把圓領衫當作外衣穿起來,看上去十分瀟灑。在他的影響下,圓領衫在美國流行起來,成為大眾化、經濟的服裝,這便是文化衫的前身。
20世紀50年代,在一次賽車比賽中,運動員的圓領衫都印上鮮豔的圖案。從此,圓領衫開始加上鮮豔奪目的圖案和各種文字,成為圓領文化衫 [1] 
20世紀80年代,文化衫在中國流行開來,對於經歷過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人來説,文化衫曾是他們的集體記憶。
20世紀90年代之後的十餘年間,一些商人發現了文化衫流行中的廣告價值,他們開始在文化衫上做文章銷售他們的商品。當時有些流行的文化衫就有相當一部分是純粹的“廣告衫”,他們把自己的牌子印在文化衫上,讓人們穿着,在人們的背上、胸前搖晃着,以達到宣傳的效果。但隨着文化衫上的內容商業味道越來越嚴重,人們的牴觸情緒也越來越高,以至於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文化衫不再流行 [2] 

文化衫製作工藝

文化衫製作方法

文化衫
文化衫(3張)
文化衫的製作其實較為簡單,就是在原來的白T恤上印幾個字,所寫的一般都是流行於社會上的口號,不是政治口號,而是反叛式、調侃式、消解式的各種發泄型口號。這些口號,又受到王朔式的語言影響。比如“別理我,煩着呢”“我是流氓我怕誰”“跟着感覺走”“我吃蘋果你吃皮”等,還有“掙錢真累”“沒錢苦”等 [2] 
在21世紀,出現了定做文化衫的方式,可以藉助電腦圖形設計和簡單的絲網印刷,小作坊甚至個人都可以自己設計並印製文化衫 [3] 

文化衫材質用料

可用於文化衫的面料有很多種,傳統的棉、毛、絲、麻等材質佔據主流,但一些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天然纖維材質進行改良後而形成的產品也有越來越受到消費者使用。此外,混紡產品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同的面料各有優劣,消費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3] 

文化衫文化特徵

文化衫文化內涵

文化衫上的文字口號一般都為流行於社會上的口號。但在1991年在南方遭受大洪災時,市場上很快出現了印有“風雨同舟”“伸出你的手”等字樣的文化衫,而且佔據了市場的主流,這也表明了人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兄弟情結。而這也體現了當時中國的一種社會態度,即人們接受了中國國外的一些文化衫的影響,再以中國式的形式將其表現了出來 [2] 

文化衫維護常識

正常手洗即可,儘量不要用力搓圖案表面,圖案表面一般不易附着髒物;儘量不用內含漂白劑的洗滌劑洗滌;儘量不長時間浸泡文化衫;儘量不用洗衣機洗,用洗衣機洗應把圖案翻到反面倒洗;洗滌完畢後,最好不要用洗衣機甩幹,要自然晾乾。

文化衫歷史價值

文化衫也是年輕人的代名詞,他們喜歡用這種特定的圖案和符號來表達情緒、願望、個性甚至價值觀。從19世紀90年代初至21世紀,一代代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但是他們對文化衫的熱愛從未消減,文化衫上的印花所體現出的創意和個性,也越來越令人矚目。文化衫自誕生之日起,就和“個性”結下了不解之緣,是青年人追求時尚、表達個性的載體。21世紀便利的製作條件也使得大量設計感十足、主題鮮明的文化衫湧現出來,它們反映出年輕人的個性和幽默,當然,其中的一些也不乏深層含義 [3] 

文化衫社會影響

長三角地區青少年創意彩繪文化衫比賽
“長三角地區青少年創意彩繪文化衫比賽”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於2009年開始舉辦的文化活動,比賽最初只是一個由上海浦東東明路街道發起的羣眾性文化活動,後成為影響上海的一個文化品牌和社區文化名片,帶動了整個長三角社區文化的繁榮和羣眾文化的特色發展。彩繪文化衫比賽分為少兒組和青年組。其中少兒組面向6週歲至14週歲來自長三角的少年兒童,青年組則邀請大專院校本科生參與。2012年起,港、澳、台在滬學生加入到彩繪文化衫賽事中。2014年,比賽吸引了美籍在滬學生參加比賽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