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化的力量

(2013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文化的力量》是2013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少峯。本書主要關注和研究如何以文化提升或者驅動企業管理和經濟發展以及如何以管理哲學的方法來深化對文化的把握兩方面的內容。
中文名
文化的力量 [1] 
作    者
陳少峯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ISBN
9787507538724

文化的力量內容簡介

文化與管理的相互融合、相互提升與相互促進,是當前及未來中國企業發展、產業升級和文化繁榮的核心課題。
本書的核心內容定位,一方面關注和研究如何以文化提升或者驅動企業管理和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正義和改進行政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關注如何以管理哲學的方法來深化對文化的把握,提升對文化產業運行機制和商業模式的認識,思考如何以深化管理來發揮文化力量和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總之,作者希望通過具有哲學高度的考察和具體案例分析的視角,尤其通過對文化與管理的前沿問題的分析與洞察,深入研究文化與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之道。

文化的力量圖書目錄

第1章 從管理到文化
文化可以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或者公共管理中的領導力和決策力,也可以通過文化創意的方法和模式對經濟作出巨大貢獻。
第2章 管理者的文化素養
經營者和管理者都需要具備管理與文化的雙重素養或者素質,也都需要做好成長的準備。人們的文化素養和素質都是自我領悟、無師自通的,但是都離不開“自律”的要素。
第3章  文化領導力
從管理到領導,文化提升領導力。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的結合,包括戰略性思維的確立和把握制定發展模式的能力。
第4章 文化作為制度的支撐
文化作為制度的支撐,也就意味着,不管是正式的制度還是非正式的制度,都是需要文化成為人們的共識和行為標準,這樣制度才具有約束力。
第5章 文化驅動經濟發展
文化驅動經濟發展包括文化和文化產業的跨界應用、文化塑造奢侈品等高端產業、文化與科技融合帶動信息產業等。其中,奢侈品產業是文化驅動經濟的典型形式。
第6 章 企業家文化與職業經理人文化
一個企業首先需要企業家文化,規範企業發展需要職業經理人文化。經營文化以企業家文化為主,管理文化以職業經理人文化為主。
第7章 企業文化與品牌文化
好的企業文化既是有效的企業的制度支持,也是人力資源的驅動力。品牌是人們心目中的某種美好事物的體現,只有懂得文化和企業文化的人才會做品牌。
第8章 文化事業及其管理
提高文化事業的效率,是發展文化事業,提高文化事業機構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提高效率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考核標準。
第9章 文化創意的規律
好的創意在精不在多。最好的方法是將某個創意做到品牌的高度,通過產業鏈的延伸而形成規模收入。
第10章 文化企業管理
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要做企業而不是做項目,只有企業才有持續的積累,才是無形資產積累的載體。
第11章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指“可盈利的方法”,即“盈利+方法”。但是,這種盈利的方法不是指眼前的利潤最大化,而是指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可持續的、具有競爭力的。
第12章 城市文化與文化產業
不同資源稟賦的城市需要選擇不同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經濟越發達或者企業家越多的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條件相比其他城市越好。企業家和企業是城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核心。
第13章 人本文化與文化自覺
體現人本的文化有三個基本路向:一種是社會生活中以人為本;一種是管理中以人為本;一種是文化產業。只要是人本文化,一定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第14章 正義的權利、文化與管理
正義是一種價值觀,正義的權利來源於正義的價值觀。我把正義的權利分為基本權利、擴展權利和發展權利。實現正義的權利是正義與公平這個核心價值的具體化。
第15章 國家正義與政府管理
政府是作為國家利益的代表者來行使其職能的,國家是由政府代表行使其職能的某種利益共同體。確立政府的正義制度、效率管理和道德行政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要素。
第16章 傳統文化與文化管理創新
文化創新不僅比繼承更加複雜,而且不同的創新領域也存在繼承與創新的結合度的問題。中國古代的藝術精神和今天的娛樂創新如何結合,是一個文化、藝術繼往開來的重要事項。
第17章 華流與文化軟實力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改變我們已有的做法。無論是重視宣傳還是重視傳媒、渠道等,都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堅持內容為王和品牌為王,以華流文化產業開展國際競爭。 [1] 

文化的力量作者簡介

陳少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發表《中國倫理學史》《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正義的公平》《企業文化與企業倫理》《企業兵法》《文化產業讀本》《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合著)等著作,主編《中國文化企業報告20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