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化界

鎖定
《文化界》創辦於1933年9月16日生的上海,半月刊,屬於綜合刊物。該刊的出版者是文化界雜誌社,社址位於巨潑來斯路德安裏九號,編輯人是藍以瓊,華通書局發行,位於上海四馬路中市。館藏有1933年的3期,具體停刊時間與原因不詳。該刊是真理救國的又一表現,一些年青的少年們,認為雖然都民國了,封建思想在大多數領域仍然支配着許多人,為了宣傳真理,掃除封建思想而創刊,可以作為這一時期青年對救國方式的研究的補充。同時幫助瞭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演變。
中文名
文化界
類    別
綜合刊物
創刊時間
1933年
出版週期
半月刊

文化界辦刊宗旨

旨在宣傳真理,讓人理解所處的境地,周遭變化的緣故,掃除人們心中的封建意識。

文化界刊登內容

該刊作為綜合的文化刊物,設有文學論壇,學術論壇,學術論壇,書報論壇。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對時事新聞的摘錄,有中歐局勢的分析,自德奧合併聲浪發出後,中歐各國便以此問題為中心,而形成了兩個體系的對壘,即一個為聯英援奧抑德制意,一個為聯匈援奧以抗法,前者以法蘭西為主,後者以意大利為領導。也有對南海九小島問題的報道,法國侵佔中國九個小島,作者呼籲只有武裝民眾的力量才能收回。其次是對學術理論的宣傳,有馬克思主義與科學關係的討論,作者認為它對於科學是有親切的關係,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真理。介紹了俄國革命與托洛斯基,伊里奇主義如何在勞動中孕育而成,評論了托洛斯基對在革命中功過是非。然後,對文學問題進行了討論,探討了文學與生活的關係,文學史如何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並分析了文學的真實性與實踐性等。最後,是一些書評,有對《基本英語》的評價等。

文化界創刊聲明

《真理的追求》
現在,真實一個萬花繚亂的大變動時代,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看見了瀕於死亡的資本主義最後的掙扎,我們再看見了被壓榨的勞苦羣眾的奮然興起。舊的不合理的社會相繼無日不在變動中,在垂危的狀態中苟延殘喘,而新的鮮明的旗幟也招展在我們面前,在一個巍然屹立的新的社會里 領導千千萬萬的羣眾前進。
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這兩個世界裏,新舊世界還在不斷的鬥爭中,特別是在文化方面,在所有一切的社會的上層建築方面,這種鬥爭表現得更為明顯,更為神了。舊的社會勢力進攻,歪曲關於現實的正確理解,造出一些意識模糊的騙人的理論。在科學的領域裏這種危險的陰暗的氣氛更甚。物質消滅了,這是舊的社會勢力的代言人所散步的毒物。他們企圖藉着這種毒物向科學和哲學進攻,動搖真理的基礎。
然而,科學和哲學的真實基礎是不可動搖的,在舊的社會勢力中的代言人,對於真理的曲解和對於現實的歪曲,突然暴露了他們的面目。
在社會科學和文學方面,這種尖鋭鬥爭更掘了舊社會的墓。
無疑的,現在是一個萬花繚亂的大動亂時代。而在這個時代中我們看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中國是一個半殖民的國家。由於社會的經濟基礎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中國社會必然表演着一種特殊的歷史。秦代以後,中國的封建制雖然無日不再崩潰中,但是直到現在,這種殘餘的封建勢力在社會中還佔了主要的成分。而由此社會基礎所反映出來的封建意識形態,在某種意義上,無疑的仍表現為中國社會思潮中部分的權威,特別是在鄉村中,在封建勢力更為濃厚的某一部分社會里,封建意識形態幾乎是支配着每一個守舊的人的思想和行動。
為科學鬥爭,替真理辯護,理解時代中發生的一切現象,使我們每個青年應擔負起的歷史使命。我們要正確的把握理論,對於運動給人確信與標定方向的力量,給以關於周圍事變的內的聯結的理解,天威理論,只有理論。幫助我們實踐,不僅使我們理解現在必須怎樣前進並向何處前進,而且使我們能理解現在最近的將來必須怎樣前進向何處前進。
我們都是整個自問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年,然而我們要以最高的努力走上健全之境,我們的態度自信是真實的,至少我們這顆心受光明無暇。我們沒有什麼組織,更唾棄一切的背景,我們有的只是這個赤誠的心和火一般的熱情。我們希望,這心,這熱情,能夠一天天的擴展起來,使這心成為全世界,至少全中國的青年為真理奮鬥的心,使這熱情能像火一般燃燒着世界。
來吧,青年朋友們,趁着這個暴風雨的前夜,我們大家團聚到一塊兒吶喊奮鬥!我們這個園地,文化界,雖然滿值着初生的嫩芽,但是需要大多數青年的熱血來開墾灌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