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以明道

(文章是用來闡發思想和道理的)

鎖定
文以明道,指文章是用來闡發思想和道理的,來源出自於《文心雕龍·原道》。 [1] 
中文名
文以明道
定    義
文章是用來闡發思想和道理的
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原道》中已有“聖因文而明道”之語。此後含文以明道之意的言論甚多,至韓愈提出“修其辭以明其道”(《爭臣論》)。而直接提出“文以明道”這個命題的是柳宗元。其《答韋中立論師道書》雲:“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采色、誇聲音而以為能也。”其《報崔黯秀才論文書》又云:“聖人之言,期以明道。”“道假辭而明,辭假書而傳。”“文以明道”是唐宋古文家的共同觀點。他們欲以文復興儒道,也要加強文的思想性和社會意義,以反對唯務辭采而言不及義的形式主義文風。因而他們重道而不輕文,甚至更加註重明道之文。這就是“文以明道”這個命題的含義與特點。在這方面柳宗元的“文以明道”同韓愈的“修其辭以明其道”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韓愈的道更具有儒家正統色彩,而柳宗元的道卻具有唯物主義傾向。他雖也以六經為“取道之原”(《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但他把道理解為事物與人類社會的自然規律:“物者,道之準也。守其物、由其準,而後其道存焉。”(《守道論》)因而強調為文要“輔時及物”(《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後來“文以明道”就成了強調以文闡揚儒道、提倡文的思想性與社會意義的通用口號。如清初顧炎武《文須有益於天下》雲:“文之不可絕於天地之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之善也。”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