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斃,漢語一級字 [3]  ,讀作斃(bì),本義指仆倒;倒下去。 [2] 
中文名
外文名
fallforward
拼    音
本    義
歪斜着身體倒了下去,接着斷了氣
説    明
一個人短暫時間內死亡的過程
繁    體
部    首
部外筆畫
6
筆    順
橫、豎提、撇、豎彎鈎、橫、撇、橫撇、點、撇、豎彎鈎
總筆畫
10
字體結構
上下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斃bì
⒈ 死:斃命。擊斃。 [2] 
⒉ 仆倒:“鄭人擊簡子中肩,斃於車中”。 [1] 
基本詞義
◎ 斃
斃 bì
〈動〉
(1) (形聲。從死,敝聲。在先秦古書中的獘,在流傳中往往被改成斃。本義:仆倒;倒下去) [2] 
(2) 同本義 [fall forward]
鄭人擊 簡子中肩,斃於車中。——《左傳·哀公二年》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射其右,斃於車中。——《左傳·成公二年》
(3) 又如:斃死(仆倒而死);斃踣(倒斃)
(4) 垮台,失敗 [collapse;fall from power]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5) 引申為死 [die]
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左傳·僖公四年》
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聊齋志異·促織》
(6) 又如:斃命;斃傷
(7) [口]∶槍殺 [shoot]。如:斃敵三千;憤怒的人們要求斃了這個土皇帝
(8) 殺死 [kill]
賊連斃者三。——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集韻》毗祭切。《爾雅·釋言》斃,踣也。《註》前覆。《禮·檀弓》射之,斃一人。《註》斃,僕也。《釋文》斃,亦作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