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敵後作戰

鎖定
敵後作戰,是避開正面作戰,到敵人後方進行的作戰稱之為敵後作戰,相對於正面戰場作戰而言,其目的是為直接和間接配合正面戰場作戰,通常只作戰略、戰役的配合。實施敵後作戰的力量分別為派遣到敵後去的部隊、分隊,戰爭過程中滯留於敵後的部隊、分隊,敵後民眾組織起來的武裝,也可以是各種作戰力量的結合。
中文名
敵後作戰
外文名
Behind enemy lines
定    義
在敵人後方進行的作戰
敵後作力量
派遣到敵後去的部隊、分隊
目    的
積極消耗敵人實力
通常只作戰略或戰役上的配合。實施敵後作戰的力量分別為派遣到敵後去的部隊、分隊,戰爭過程中滯留於敵後的部隊、分隊,敵後民眾組織起來的武裝,也可以是各種作戰力量的結合。敵後作戰歷史久遠。公元200年中國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曹操軍隊兩度深入敵後專攻袁紹軍隊輜重,導致袁紹軍隊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蘇聯、中國以及歐洲和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進行了敵後作戰,並取得巨大的戰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建立敵後根據地,廣泛開展敵後作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解放戰爭中,劉鄧野戰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更是一種戰略上的敵後作戰。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運用空中突擊力量與特種部隊實施遠距離敵後作戰,在伊拉克後方形成積極活動的正面,直接攻擊伊拉克主力部隊,加快了戰爭進程。在信息化局部戰爭中,遠程偵察和打擊兵器的廣泛運用,軍隊火力、機動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作戰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前線與後方界限日趨模糊。超視距打擊、全縱深攻擊等成為基本作戰樣式,有時很難區分正面作戰和敵後作戰。在未來戰爭中,敵後作戰在一定條件下將仍然存在,並更多地以特種作戰的形式出現。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