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敬老恤貧

鎖定
敬老恤貧,漢語成語,拼音是jìng lǎo xù pín,意思是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出自《劉弘嫁婢》。 [1] 
中文名
敬老恤貧
拼    音
jìng lǎo xù pín
來源出處
《劉弘嫁婢》
注    音
ㄐㄧㄥˋ ㄌㄠˇ ㄒㄩˋ ㄆㄧㄣˊ
釋    義
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貧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2] 

敬老恤貧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敬老憐貧
【示例】
於是以文種治國政,以范蠡治軍旅,尊賢禮士,敬老恤貧,百姓大悦。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2] 

敬老恤貧成語辨析

【近義詞】: [2]  敬老憐貧

敬老恤貧成語典故

勾踐心念會稽之恥,欲立城於會稽,遷都於此,以自警惕,乃專委其事於范蠡。蠡乃觀天文,察地理,規造新城,包會稽山於內。西北立飛翼樓於卧龍山,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竇,以象地户。外郭周圍,獨缺西北,揚言:“已臣服於吳,不敢壅塞貢獻之道”,實陰圖進取之便。
城既成,忽然城中湧出一山,周圍數里,其象如龜,天生草木盛茂,有人認得此山,乃琅琊東武山,不知何故,一夕飛至。范蠡奏曰:“臣之築城,上應天象,故天降‘崑崙’,以啓越之伯也。”越王大喜,乃名其山曰怪山,亦曰飛來山,亦曰龜山。于山巔立靈台,建三層樓,以望靈物。制度俱備,勾踐自諸暨遷而居之,謂范蠡曰:“孤實不德,以至失國亡家,身為奴隸,苟非相國及諸大夫贊助,焉有今日-”蠡曰:“此乃大王之福,非臣等之功也。但願大王時時勿忘石室之苦,則越國可興,而吳仇可報矣。”勾踐曰:“敬受教!”於是以文種治國政,以范蠡治軍旅,尊賢禮士,敬老恤貧,百姓大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