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敬庭堯

鎖定
敬庭堯(曾用名:敬廷堯) [1]  ,1949年生於四川省射洪縣,1965年以文藝兵應徵入伍。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原解放軍總後政治部文藝創作室畫家(享受文職副軍級和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待遇)。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顧問;曾任全軍美術高級職稱評委、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被中國文聯評為“97'中國畫壇百傑”畫家。 [2] 
中文名
敬庭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9年
畢業院校
解放軍藝術學院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四川射洪

敬庭堯人物經歷

藝術剪影
藝術剪影(8張)
曾在中國美術館、四川省美術館、珠海美術館、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酷愛西藏文化,三十年來長期在西藏採風創作,六十歲後進駐拉薩畫室。從唐古拉山到珠穆朗瑪峯,從崗仁波齊神山到可可西里無人區,從古格遺址到布達拉宮。
從2009年開始,他將耗時十五年創作300米長的歷史組畫《天上西藏·文成公主》。2018年CCTV-11追蹤其創作歷程,拍攝並播出32集大型紀錄片《千年追尋·文成公主》。

敬庭堯藝術年表

1976年 首次獨立完成巨幅毛主席畫像的繪製任務。
1976年 6月27日唐山及豐南一帶發生特大地震,受命率領文化宣傳小分隊及兩台宣傳車於29日抵達唐山災區。
1984年 參加瀋陽軍區舉辦的第六屆全國美展創作班,以抗戰時期聶榮臻元帥在戰火中營救日本孤女美穗子的歷史故事創作的中國畫《重逢》入選全國美展。該作品被鄧小平作為禮品贈送給日本青年訪華代表團,收藏在日本東京博物館。 [3] 
1985年 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進修。
1987年進修班結業後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大專班並任班長。作品《月朦朧》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1990年 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任專職畫家。
1991年 用新的肌理技法創作的作品《窯洞》參加“全國東方杯中國畫大賽”。
1992年《雪域魂》參加全國第八屆美展。《戈壁風流》入選建軍六十五週年全軍美展。
1994年 赴青藏高原採風,由四川電視台跟蹤拍攝《青藏高原之旅》。
1998年與李連志合作的《生命之堤》參加全國’98抗洪精神讚美展。
2000年參加“全軍素描高研班”。同年晉升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長纓·長纓》、《酥油茶》收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作品精選集》。《盼牧歸》、《絲綢之路》收入《中國現代人物畫全集》。
2007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研究室共同主辦《西藏風骨·敬庭堯繪畫紅白黑系列》繪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國美術館收藏展品《六字箴言之一》、《六字箴言之二》、《早春》三幅。
2008年 在成都親歷5.12汶川大地震,第一時間進入災區參加抗震救災,並畫了大量的現場速寫,創作《廢墟上的國旗》入選全國《抗震救災畫展》。《光明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用整版篇幅刊登《敬庭堯——第一位進入救災現場的藝術家》。
2013年 與史國良、朵爾基、臧躍軍、王驍勇、李連志、鄭美秋、張小瑛等畫家在北京聯合舉辦《海拔5000米》畫展。
2016年《守望自然》敬庭堯師生展巡展暨敬庭堯作品捐贈儀式在四川省美術館舉行。
2017年 中央電視台拍攝三十二集大型紀錄片《千年追尋.文成公主》——敬庭堯水墨鉅製創作紀實。
2018年 在西藏創作完成《天上西藏.文成公主》組畫之一(風土人情)部分。

敬庭堯出版作品

《西藏風骨.敬庭堯畫集》2007年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敬庭堯畫集》2009年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大匠之門》(敬庭堯西藏風情寫生)2013年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大匠之門》(敬庭堯線描觀音菩薩像) 2015年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百傑畫家.敬庭堯》1999年 遼寧美術出版社
《丹青典藏.敬庭堯卷》2009年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國墨風範》2014年 河北美術出版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