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敦薨山

鎖定
敦薨[hōng]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座山。即今新疆天山。據《山海經》之《山經》第三卷《北山經》記載,敦薨山在大咸山向北三百二十里,少鹹山向南二百里。
中文名
敦薨山
性    質
古代山名
來源出處
《山海經》
位    置
今新疆天山,是黃河的發源地

目錄

敦薨山原文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楠,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出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源。其中多赤鮭,其獸多兕、旄牛,其鳥多鳲鳩。 [1] 

敦薨山譯文

(大咸山)再向北行三百二十里就是敦薨山。山上長有很多棕樹和楠樹,坡上長滿很多紫色的草。敦薨水從這座山流出後向西流入泑澤。敦薨水流經崑崙山的東北角,實際上它是黃河的源頭。敦薨水裏有很多紅色的鮭魚。山上的野獸大多是犀牛和犛牛,鳥類主要是鳲鳩。
參考資料
  • 1.    百部中國古典名著.山海經: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