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研究

鎖定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研究》是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索南。 [1] 
中文名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研究
作    者
索南
出版時間
2022年11月1日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頁    數
176 頁
ISBN
9787573204837
裝    幀
平裝
叢書系列
西北民族文獻與文化研究叢書

目錄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研究內容簡介

《入菩薩行論》是一部集佛教哲學思想、倫理道德、文學藝術為一體的經典之作,歷來受到佛教界的高度重視,有漢藏傳世譯本存世。敦煌藏文文獻中發現的吐蕃譯本《入菩薩行論》寫本是該論典最早的譯本,對研究這部論典最初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書主要運用古文獻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從寫本敍錄、綴合、題記、版本、內容、影響、古字詞及相關的衍生文獻等方面對該寫本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並在整理翻譯的基礎上與藏漢傳世譯本進行了對勘。以文獻資料為依據,充分梳理了該論典的版本源流情況,探討了敦煌本在漢藏傳世譯本及梵文本文獻比較研究中的價值 [2] 
本書以敦煌藏文《入菩薩行論》寫本為研究材料,在法藏、英藏寫本敍錄的基礎上,對寫本的外在特徵和思想內容進行研究,對各寫本間的聯繫和區別進行比對,進而進行寫本綴合,並以IOL Tib J 628號為底本整理一部完整的敦煌藏文《入菩薩行論》,並完整地翻譯成漢文,加以註解。盡力復原《入菩薩行論》這部重要的大乘佛教經典的原貌。 [1]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研究目錄

緒論 - 1 -
第一節 佛教論典《入菩薩行論》
一、作者生平
二、藏譯本的產生及修訂
三、《入菩薩行論》講修師承概述
第二節 《入菩薩行論》研究綜述
一、國內的研究情況
二、國外的研究情況
第三節 本書的立意、思路
第一章 敦煌藏文《入菩薩行論》寫本敍錄及綴合
第一節 寫本敍錄
一、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藏文《入菩薩行論》寫本
二、英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藏文《入菩薩行論》寫本
第二節 寫本綴合
一、IOL Tib J 628+ P.T.794
二、IOL Tib J 629+ P.T.228
第二章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題記研究
第一節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著者署名
第二節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譯者署名
一、證梵義堪布薩哇嘉•德哇
二、吐蕃大譯師噶哇•貝則
第三節 敦煌本藏文《入菩薩行論》初譯及抄寫時間
第三章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版本研究
第一節 《入菩薩行論》版本情況介紹
一、《入菩薩行論》梵文原典的發現及刊佈
二、宋代漢文譯本的大致情況
第二節 敦煌藏文本《入菩薩行論》版本特徵
第三節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的版本價值
一、對藏文傳世譯本乃至現存梵文本形成史研究的價值
二、對勘研究的價值
三、對吐蕃初譯本之影響研究的價值
第四節《入菩薩行論》藏漢諸譯本所依據的梵文原典版本
第四章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的內容及影響
第一節 內容結構
第二節 主要思想
一、菩提心及其菩薩戒
二、“六度”“四攝”
三、自他平等與相換
四、空見
五、批判外道和小乘、唯識宗思想
第三節 敦煌藏文《入菩薩行論》對大乘佛教思想傳播的影響
一、成為佛教徒日常誦課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成為傳授菩薩戒儀軌的重要經典依據和儀軌文
三、對當時吐蕃佛學界的影響
第四節 對吐蕃倫理思想和文學的影響
第五章 敦煌藏文寫本“菩提行祈願文”研究
第一節IOL Tib J 134II號《菩提行祈願文》
第二節 IOL Tib J 630《入菩薩行論》迴向品
第六章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註疏本研究
第一節 《入菩薩行解説難語釋》
第二節《入菩薩行智慧品和迴向品難語釋》
第七章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中的古字詞研究
第八章 敦煌藏文寫本《入菩薩行論》的翻譯整理與對勘
第一品 菩提心功德
第二品 持菩提心
第三品 無我
第四品 護正知
第五品 忍辱
第六品 精進
第七品 禪定
第八品 智慧
第九品 迴向
參考文獻 - 291 -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