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

鎖定
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佈的阿爾茨海默病名詞。
中文名
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
外文名
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
所屬學科
阿爾茨海默病
公佈時間
2019年

目錄

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定義

沒有家族史的阿爾茨海默病。95%~99%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沒有家族遺傳史。與年齡相關,多於60歲或65歲之後發病。 [1] 

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出處

《阿爾茨海默病名詞》第一版

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2023年,以色列理工學院發佈公報説,其研究人員領銜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有毒蛋白質的積累與蛋白質清除機制失效有關,靶向特定蛋白或可緩解病症。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特定的核糖核酸(RNA)分子,這種分子可以抑制UBB+1的表達。研究人員發現,抑制UBB+1表達能阻止上述兩種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標誌的出現。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凸顯了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在清除“缺陷”蛋白質、維持細胞健康中的重要性,有助於研發治療和預防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同時,相關RNA分子或可以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帶來啓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