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敝裘

鎖定
敝裘,漢語詞彙,拼音是bì qiú,解釋是破舊的皮衣,出自《戰國策》。
中文名
敝裘
拼    音
bì qiú
解    釋
破舊的皮衣
注    音
ㄅㄧˋ ㄑㄧㄡˊ

目錄

敝裘解釋

破舊的皮衣。

敝裘出處

《戰國策》卷三:“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皮衣穿破,錢財用完。後遂以“敝裘”指破舊的皮衣。
唐·岑參《聞宇文判官西使還》詩:“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明·劉基《呼燈》詩:“西風一夜吹庭樹,驚起呼燈問敝裘。”
清·黃鷟來《雨中感懷》詩:“起行視天宇,太息攬敝裘。” [1] 
清·納蘭性德《金縷曲·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詞:“有解憶長安兒女,裘敝入門空太息,信古來才命真相負。”
《戰國策》卷三〈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
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説當世之君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