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教育系列

鎖定
教育系類是由陳建翔根據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編寫的一部綜合的教育題材書。
主要包括:第一講《可憐天下孩子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家長相互溝通之間的差異;第二講《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以及過分的期待帶來的反彈;第三講《獨生子女怎樣交往》更好的處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代溝和 問題 等,它在我國教育系列百家講壇上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文名
教育系列
外文名
Education series
分    類
百家講壇
作    者
陳建翔 
標    籤
教育系列百家講壇
語    言
國語

目錄

教育系列目錄

第一講《可憐天下孩子心》
第二講《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三講《獨生子女怎樣交往》

教育系列分集介紹

第一講《可憐天下孩子心》
今天我們交流一下信息時代應該怎麼進行家庭教育的問題。由於我們經常跟家長們打交道,經常聽到家長們聲淚俱下的訴説,現在很多孩子不聽話,學習成績不好,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家長們非常着急,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出了問題都是天大的事。所以跟家長們打交道的過程中,就深深體會到那樣一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也很想跟家長們講這樣一句話,可憐天下孩子心,因為我們孩子跟父母之間缺乏真正有效的溝通,所以兩代人經常的發生衝突,發生戰爭,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戰爭,這是一個兩敗俱傷的戰爭。
那麼在這麼多年進行家教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就反覆體會到一個道理,就是觀念決定命運。過去我們可能是財富決定命運,門第決定命運,後來是出生決定命運,再後來就是學歷、學位決定命運,但是今天我要講是觀念決定命運。在信息社會父母最大的責任,就在於你為孩子的教育選擇了什麼樣的觀念。我們為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做了很多,但是也許效果並不那麼好,也許我們花的那些錢,我們流的那些汗水都起不到你想達到的那個效果,為什麼?我們就沒有從根本上下這個工夫,就是去認識,去選擇信息時代正確的教育觀念。那麼在信息時代家庭教育中都有什麼新觀念呢?首先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究竟是等孩子出了問題時才抓家庭教育,還是沒有問題的時候抓家庭教育效果最好,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其次是我們家長要把戳戳點點、批評責備、絮絮叨叨變成鼓勵、表揚、賞識,就是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首先要賞識孩子,你要熱愛他,你要欣賞他。用一種賞識的心態來看待孩子,要把食指變成拇指。從食指變成拇指並不是避諱孩子的缺點、問題、甚至是錯誤,孩子所有的缺點、問題、錯誤跟我們成人的缺點、問題、錯誤不是一個性質,它是成長的缺點,成長的問題,沒有缺點,沒有問題就不是孩子。
所以我們説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可憐之處都是在明處的,孩子的可憐之處我們有時候根本體察不出來,我們用自己的憤怒,用自己不斷的教條想法,掩蓋了孩子的可憐,所以我們固然要以天下的父母為自己的父母,體恤他們的艱辛,也要讓天下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理解他們的無助,家庭教育應該從這種雙向的理解和同情中開始的。
第二講《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講家教的誤區,我給歸納成八個誤區,我講的時候,我想有的家長可能有一個誤區,有兩個誤區,等我講完了,每次有的家長找我説,你説那些誤區,我差不多都有。那麼今天大家聽一聽看看你有一個誤區,兩個誤區,如果有不符合規律的,我們要走出誤區,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第一個誤區情感衝擊理智。家庭教育它是充滿情感的理性行為,如果情感沖淡理智,甚至失去理智,必然發生違背規律的非教育行為,或者説是反教育行為,不可能受到良好地教育效果;第二個誤區,家庭教育中隨意性太大,計劃性太差。好多家長教育孩子,想怎麼説就怎麼説,順口就批評了,順口就要求了,而且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什麼計劃行為;第三個誤區是口頭説教多,多渠道滲透教育少,口頭説教多,實際上言教多,多渠道滲透教育少,就是境教、身教滲透教育少。你要注意這幾個方面,看你有沒有誤區;第四個誤區,家庭教育中成人化要求多,忽視孩子特點。在家庭教育當中,成人化要求多,好多要求大人都做不到,但要求孩子做到;第五個誤區,家庭教育中長輩教育不一致的現象明顯。不一致的表現父母教育不一致,父母與祖輩教育不一致,為什麼不一致,原因是個人經歷素養不同,教育思想觀念不一致,教育方式方法不一致,就起矛盾了;第六誤區,家庭教育當中勞動教育太薄弱,過去我們常講,勞動創造人類,勞動是立身之本,勞動創造世界,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現在孩子勞動狀況如何,願意不願意勞動,會不會勞動。第七個誤區,家庭教育中忽視心理健康教育。我看了很多的數據都説,中小學生當中,有15%到2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個心理不健康不一定造成心理疾病,但是他心理不健康會影響孩子的方方面面,我們有時候家長往往把心理問題,是非問題,道德問題混為一談,其實不是一回事兒。這是第八個誤區,家庭教育中四重四輕的現象。大家看四重四輕指的是什麼,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文憑,輕素質;重成才,輕成人。這一個人按照現在社會要求來講,應該是人格,加知識,加能力,加健康等於貢獻,加財富,那麼人格是打頭的,這是素質的核心,人格不良什麼都談不上,這是我講的走出家教誤區,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三講《獨生子女怎樣交往》
中國的父母是非常有愛心的,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是怎樣才能讓孩子成長得好?我們大家如果留心一下,會發現一個規律:如果這個孩子他跟同伴的關係是和諧的,朋友是多的,他就會容易成長得好;如果這個孩子沒有朋友,或者是和朋友的關係緊張,那麼他就可能發生問題,有很多的危機可能將伴隨着他。
我們先來講一講第一個問題,關於獨生子女同伴交往的重要性。我經常被全國各地邀請去講學,面對着成千上萬的父母,我説我有一個驚訝的發現,我説全中國的父母沒在一起開過會,但是很多父母都會説一句共同的話,對孩子説,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麼都不用你管,哎呀!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國民共識。我知道學習成績好,考一個高分數對他的發展意義是重大的。但是我做了三十多年的教育,我有一個感受,沒有朋友的孩子比考試不及格還要嚴重,不會交往的孩子比他的學業失敗可能還要嚴重,所以不能忽略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説一個人的同伴交往對他的社會化意義是重大的,所以説是不能夠缺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説獨生子女同伴交往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出現的問題很多,一個就是相當多的孩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攻擊性需要。怎樣才能克服這些問題?學校、家庭、社會,都要去創造條件,讓孩子感受到一個人只有在羣體之中才能獲得快樂,只有心中有別人,你才有快樂。所以我説什麼叫社會化?還可以用一種通俗的語言,當你心中能夠想到別人,你的社會化就開始了,當你能夠處理好你我他之間的關係,你的社會化就達到了一定水平。所以我想我今天的講座就到這裏,我最後總結一句話是:獨生子女靠一家一户是難以教育好的,獨生子女的父母們聯合起來,以羣治獨,我的報告到這裏,謝謝大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