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效用計算

鎖定
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是一種提供服務的模型,在這個模型裏服務提供商提供客户需要的計算資源和基礎設施管理,並根據應用所佔用的資源情況進行計費,而不是僅僅按照速率進行收費。
中文名
效用計算
外文名
Utility Computing
類    型
模型
定    義
一種提供服務的模型

效用計算技術原理

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簡單的説就是通過互聯網資源來實現企業用户的數據處理、存儲和應用等問題,企業不必再組建自己的數據中心。效用計算改變了目前傳統數據庫軟件側重於離線和後台應用的局面。效用計算理念發展的進一步延伸就是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技術,該技術正在逐步成為技術發展的主流。雲計算是繼網格計算之後的又一IT技術熱點,其基本原理就是使用互聯網上大量的分佈式計算機來代替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幫助企業完成大量計算任務,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設備成本,從而能夠將更多的資源放在自身業務的發展上,將數據業務外包給公用計算供應商來處理。
效用這個詞用於為其他客户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户需求,並且基於實際佔用的資源進行收費,而不是按照時長或速率進行收費。這種方式,有時候也叫作使用收費或者配量服務,在企業計算中變得越來越常見,並且有時候還用於客户市場,例如因特網服務、網站訪問、文件共享,以及其他應用。
還有一種效用計算的版本是在企業內部提供。在共享池實用模型中,企業集中它的計算機資源為大多數的用户服務,而沒有不必要的冗餘。 [1] 

效用計算主要功能

效用計算的具體目標是結合分散各地的服務器、存儲系統以及應用程序來立即提供需求數據的技術,使得用户能夠象把燈泡插入燈頭一樣來使用計算機資源。
為了解決傳統計算機資源、網絡以及應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變得越來越複雜,並且管理成本越來越高的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效用計算這個概念。
按需分配的效用計算模型採用了多種靈活有效的技術,能夠對不同的需求提供相應的配置與執行方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