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贈太保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嚴公行狀

鎖定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贈太保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嚴公行狀》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贈太保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嚴公行狀
作    者
元稹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贈太保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嚴公行狀作品原文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贈太保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嚴公行狀
曾祖方約,皇利州司功參軍贈太常少卿。祖挹之,皇徐州符離縣尉。父丹,皇殿中侍御史東川租庸鹽鐵青苗等使贈禮部尚書。某州某縣某鄉某裏,嚴某,字某,年七十七。
公少好學,始以大曆八年舉進士,禮部侍郎張謂妙選時彥,在選中。不數年,補太子正字。歷櫟陽尉,試為大理評事福州支,使復以監察裏行為宣歙觀察判官,轉殿中兼侍御史,充團副,加檢校著作郎,賜章服。入拜尚書刑部員外郎,一年轉太原少尹,賜金紫。尋加北都副留守兼御史中丞,又加行軍司馬檢校司封郎中。特命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河南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寘等使兼太原尹御史大夫北都留守,再命加檢校尚書右僕射,三命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扶風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四命加檢校司空,始特命至是凡九年。朝京師,真拜尚書右僕射,依前檢校,尋以檢校司空拜荊南節度觀察支度等使兼江陵尹御史大夫,進封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後累歲遷山南東道節度觀察處寘支度營田等使兼襄州刺史,司空大夫皆如故,就加淮西招撫使,徵拜太子少保,依前檢校司空,換檢校司徒兼太子少保,判光祿卿事,復換太子少傅,依前檢校司徒。疾告久之,有司上言“百日不視事當絕俸”,特詔有司無絕俸。長慶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薨於家,上為一日不聽朝,詔贈太保,出內帛以贈賻之,恩有加也。
初貞元中,宣歙觀察使劉贊以公勤信精盡,深所委異,十年之間,政無細大,一以諮之。及贊府除,掌贊餘務,德宗皇帝善公之所為,是有刑曹之命,且欲任用焉,會太原節度使李説嬰疾曠廢,遂命副助之,其實將代説矣。公事説愈謹,待下愈謹,及説薨而人人皆願為帥,德宗皇帝因人焉。元和初,楊惠琳反於夏,公上言曰:“陛下新即位,惠琳不誅,威去矣。臣請偏師斷其頭。”優詔許之。公乃秣芻以載於車,烝糧以曝於日,齎挽輊重,人利百倍。惠琳誅,是有金紫大夫尚書左揆開國扶風之命焉。明年,賊闢劫蜀兵以叛,詔公分師以會伐,令司空光顏將往會。公乃悉出帳下衞以驍果之柄以付之,然後豐其資賞,副以兼乘,涉棧道者五千餘騎,人無徒步而進者,馬有羨力,兵不勞困,蜀人駭竄,自我功為多。役罷,是有檢校司空之命焉。公之始帥太原也,內外乘馬不過千餘匹,三年,皂而秣之者六千匹,出之於野者以萬數,及今十不能一二焉,嘗大閲於並城東,種落畢會,旗幟滿野,週迴數十里不絕。時回鶻悔錄將軍來在會,聞金鼓震伏。其在江陵也,蠻酋張伯靖殺長吏,劫據辰、錦諸州,連九洞以自固,詔公討之,公上言曰:“緣溪諸蠻,狐鼠跧竄,王師步趨,不習嵌嶮,氵斥水行舟,進寸退裏,晝不得戰,夜則掩覆,攻實危道,招可懷來。臣今謹以便宜,未宣討詔,先遣所部將李志烈齎書諭旨,俟其悛心。”不十餘日,伯靖果以隸黔六州之地乞降下公。天子褒異,一以委公,公命志烈復往,伯靖遂以其下舒秀和等來就戮,詔公皆署麾下將以撫之。由是六州平,而伯靖亦卒為我用。荊俗不理室居,架竹苫茅,卑庳褊逼,風旱麾戛,熇然自火。公乃陶瓦積材,半入其直,勉勸假借,俾自為之。數月之間,廛閈如化,災害減少,人始歌之。及朝廷有淮蔡之師,乃命公為襄陽節度以招撫之。既至,再旬而王師濟漢,器備車徒,皆若素具,俸秩稟祿,一以資軍。
公之大概,推誠厚下,善用人之所長,故誅琳破闢,柔伯靖、秀和,皆談笑指麾,而人人自輸其效。理身理家,和易孝敬,親喪不自支,事兄嫂有過人者。前後四顯親,而先府君位尚書,先夫人封虢國。朋友姻戚,泳遊於德宇者如歸焉。自始建牙選將,開幕壁,於今才二十年矣,目擊為將相者,逮不肖凡九人焉,其餘從公而同奉朝請者可知也。公之先自兩漢至隋氏,郡守、列侯、駙馬、御史、郡丞、將軍、刺史、著作郎,數百年冠冕不絕代,若公之出入更踐,位與壽極,其上無如也。高祖協,貞觀中文皇徵遼,為海東運糧使洮州都督。自高祖至王考禮部府君,為政皆嚴明無畏避。初府君為松滋、江陵令,恃豪賴軍目氣勢者,比比皆杖殺,邑人相與刻石歌詠之。先是開元天寶間,安之尉京劇,挺之更右職,破壞豪黠如神明,至是挺之子武洎府君又著稱。有唐言剸斷者,先嚴氏焉。自公始用儒素謙廉見推於早歲,及為大官,益自勞謹,貴貴尊尊,而哀賤下於己者,雖走胥、負卒、幼子、童孫,終不得聞辱詬之言,而窺怠惰之容矣。用是享年七十七,仕五十年,一為尚書,三歷僕射,六兼大夫,五任司空,再踐司徒,三居保傅,階崇金紫,爵極國公,荊並襄皆天下重地也,繼為統帥者十有四年,前後奏名刺率百辟以慰慶吉凶者凡八載,然而褫免之誚,不聞於耳,憂悔之緒,不萌於心,非夫上取信於其君,下取信於其友,權近不疑於畏逼,戎旅賴我以安全,其孰能如此哉!《詩》所謂 “終温且惠,淑慎其身”,於實敢信。
備錄聞諸有司,謹狀上尚書考功。稹燮贊無狀,孤負明恩,天付郡符,官未稱責,日夜憂畏,豈暇為文?無何,太保公諸子,以稹門吏之中,恩顧偏厚,具狀官閥,且訃日時,願布有司,以旌懿行。其間親承講貫,子孫不得而聞者,往往漏略,恐他人纂撰,益復脱遺,感念曩懷,遂書行實。其所行事,由荊而下,皆所經見,由荊而上,莫非傳信。飾終定諡,期在至公。謹狀。 [1]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贈太保鄭國公食邑三千户嚴公行狀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公元793年(唐德宗貞元九年)舉明經科,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舉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敍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後期之作,傷於浮豔,故有“元輕白俗”之譏。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830餘首。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591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