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故縣鄉

(河南洛寧縣故縣鎮)

鎖定
故縣鎮位於洛寧縣西部山區,距縣城76公里,距洛陽170公里。在洛寧、盧氏、靈寶三縣交界處,西接盧氏縣,東連上戈鎮,東南與下峪鎮隔河相望,西北與靈寶市毗鄰,鎮政府駐地尋峪村。總面積141.5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112個自然村,屬典型的農業鄉鎮,省道S232(八官線)和2010年以來正在修建的鄭盧高速公路均自東向西穿過該鎮境內,省道S319(安虎線)從鎮政府所在地經過,既是洛寧縣的西大門,也是洛陽市的西部邊鎮。 [1] 
中文名稱
故縣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
電話區號
0379
郵政區碼
471700
面    積
142平方公里
方    言
中原官話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故縣水庫、老君洞、龍泉觀
車牌代碼
豫C

故縣鄉基本概況

故縣鄉地理位置圖 故縣鄉地理位置圖
故縣鎮位於洛寧縣最西部的洛(寧)、盧(氏)、靈(寶)三縣交界處,位居洛河中上游,在北緯34°05′~34°38′,東經111°08′~111°49′之間,距縣城76公里,西接盧氏縣,東連上戈鎮,東南與下峪鎮隔河相望,西北與靈寶市毗鄰,橫貫東西的省道八官線穿境而過,既是洛寧縣的西大門,也是洛陽市的西部邊鄉,2011年2月實現撤鄉建鎮。全鎮總面積141.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為2103米,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800米,南寬北窄,形似燕狀,多山坡、丘陵和部分河谷盆地。地處暖温帶,年平均氣温13.7℃,日照2217.6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極限低温-8℃,極限高温38℃,耕地面積28,000畝,轄12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112個自然村,總人口8730人,屬典型的深山區農業鄉。境內有故縣水庫(西施湖)、千年銀杏樹、蓮花島、龍泉觀遺址、老君洞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先後被河南省綠化委員會授予“國土綠化模範鄉鎮”、洛陽市政府“園林鄉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鄉鎮、“林業生態建設先進鄉鎮”、“煙葉生產先進單位”等稱號。
全鎮有林地、宜林荒山、牧坡面積40,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56%。國家“七五”重點水利工程——故縣水庫主要庫區在該鎮,該水庫庫容11.75億立方米,常年蓄水量6億立方米左右,水質清冽,屬一類水質,可直接飲用,庫內水產豐富,魚種可達近20種,人工養殖有三文魚、鱘魚、銀魚等名貴魚種。
行政區劃
故縣鎮下轄村: 轄尋峪、隍城、西嶺、嶺南、言裏、焦寺河、南原、竹園溝、北窯、高原、窯瓦、東莊12個行政村。

故縣鄉歷史沿革

據考古挖掘證明,故縣在五千年以前就有人居住,高門關在東漢時期已成為著名軍事要塞。東晉後期,番鎮割據,十里為王,小國林立,故縣乃是一個小國的縣城,設施完備,並有縣令。後隨戰事發展,小國併為大國,朝代更換,故縣作為縣城已不復存,空留遺址,曾名古縣。相傳,明清以前,故縣河東千佛寺處有龍地一穴,當時官府意在此處設立縣城,因而得名——故縣。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全縣分十二個裏,故縣名為底前裏,轄九個甲。民國六年(1917年)底前裏改名故縣鎮,轄十五個村。民國十六年(1927年) 故縣鎮改為故縣聯保,轄十二個保。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故縣聯保為故縣鄉。1949年5月故縣解放,1951年四月經過全鄉人民選舉產生了代表,正式成立了故縣鄉人民政府,隨後先後改稱為故縣鄉人民委員會、故縣人民公社、故縣公社革命委員會、故縣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10月體制改革,正式命名為故縣鄉人民政府,實行黨、政分家。1973年因修建故縣水庫,故縣公社遷至現居住地尋峪村,1987年7月故縣村開始遷移,1990年水庫蓄水,故縣村址深埋水底。2011年4月通過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批准撤鄉建鎮。 [1] 

故縣鄉人口數據

洛寧縣故縣鄉嶺南村 洛寧縣故縣鄉嶺南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072
4250
3822
家庭户户數
2212
家庭户總人口(總)
8059
家庭户男
4238
家庭户女
3821
0-14歲(總)
2183
0-14歲男
1099
0-14歲女
1084
15-64歲(總)
5440
15-64歲男
2918
15-64歲女
2522
65歲及以上(總)
449
65歲及以上男
233
65歲及以上女
21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677

故縣鄉經濟發展

近年來,在歷任故縣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已經形成了以旅遊、煙葉、林果為主的主導產業,煙葉常年種植面積在333公頃以上,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造林861.3公頃,荒山造林3.5萬畝,核桃種植1500畝,蘋果種植3100餘畝。完善畜禽防疫體系和應急預案,畜禽防疫率達到100%。全鎮共完成肉類總產1456噸,蛋類總產1327噸,奶類產量841噸。在原有規模養豬場3個、養雞場6個、養羊户15户基礎上,又投資12萬元在高原、竹園溝兩村新建土雞養殖場2個,存欄土雞8000餘隻,投資15萬元新建竹園溝村山羊育肥場1個。2007年以來,先後與鄭州、西安、廣東、深圳等地企業建立勞務合作關係,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達到4000餘人,年均勞務經濟收入600萬元以上。2008、2009年連續兩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先進鄉鎮”稱號。
依託旅遊、水電等資源優勢,共引進投資超千萬元以上項目5個,分別是投資2000餘萬元的三文魚、鱘魚等特種魚養殖基地、投資2500萬元的尋峪水電站、投資3000萬元的西子湖旅遊景區、素質拓展基地和三星級賓館,投資1500萬元的焦寺河長盛建材有限公司和投資2000萬元的西子湖賓館二期工程等項目,完成項目論證12個,核准、備案8個。全鎮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先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工業經濟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和旅遊節會工作突出貢獻單位。
截止201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28650萬元,比2007年9876萬元增長290.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比2007年10616萬元增長622.6%。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540 元,比2007年人均收入3456元增長160.3%,完成財政收入540.8萬元,比2007年415萬元增長130.3%。民營經濟營業收入8500萬元,比2007年3600萬元增長236.1%,實現增加值3620萬元,比2007年1200萬元增長301.7%,上繳税金362萬元,比2007年110萬元增長329.1%;2011年糧食總產達到7032噸,比2007年5582 噸增長126%,共完成肉類總產1456噸,蛋類總產1327噸,奶類產量841噸;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勞務輸出、公路建設、信訪穩定、文教衞生等各項工作均圓滿完成了年度責任目標,多項中心和重點工作受到市、縣表彰獎勵。

故縣鄉特色產業

煙葉 
故縣鄉煙葉經濟 故縣鄉煙葉經濟
煙葉是故縣鎮的主導產業,該鄉自20世紀70年代便開始種植煙葉,經歷屆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2011年共完成煙葉種植5721畝,收購煙葉41.15萬公斤,投入資金751.95萬元,税收165.64萬元。
糧食
故縣鎮西北部山區的糧食產區以小麥、玉米、豆類、穀類、油料為主要糧食作物。多采取一年兩熟的種植方式,冬種小麥、油菜籽,麥收後種玉米、穀類、豆類和油葵。多以豆類為主,嶺南、言裏、隍城、東莊為糧食主要產區,近幾年通過引進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糧食產量逐年提高,全年糧食總產達6500餘噸,小麥在2600噸以上,黃豆達1000多噸,是洛寧玉米、黃豆的主要產區之一。
林果
故縣鎮地處深山區,有伏牛山系最高峯牛心山海拔1260米,伏牛山和崤山對峙,全鎮有林地、宜林荒山、牧坡面積60,000餘畝,有林地6794.04畝,其中天然林8.5萬畝,人造林3.8萬畝,灌木林1334.23畝,未成林1332.5畝,宜林荒山 2235.54畝,森林覆蓋率63%以上。近年來,國家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補貼政策的出台,故縣鎮以深山區荒山綠化、水庫周邊綠化和廊道綠化為重點,積極響應林業生態縣建設號召,再造故縣秀美山川,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大户承包和專業隊造林的作用,並出台一系列優惠措施,給林業帶來了無限生機。2001年至今,造林2.6萬畝,其中綠化荒山1.3萬畝,退耕還林8600畝,核桃基地建設1048畝,完成景觀竹林栽植6.2畝,新發展蘋果470畝,並完成了全鎮所有村的通道綠化及全鎮12個村的村莊綠化。我鎮地處洛河源頭,屬國家天然林保護區,自2000年禁伐後,林業資源得到了恢復和壯大,境內天然林種以櫟類為主,人工林以刺槐為主,並生長着水曲柳、白皮松等國家一類保護樹種。

故縣鄉基礎建設

完成了全鎮12個行政村的村莊整體規劃;完成了焦寺河、隍城、尋峪8個村的萬村千鄉農家店建設以及各村的標準化村級衞生室建設任務;累計投資117萬元,新建户用沼氣975座,投資28萬餘元完成農村改廁705座。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共投入資金160餘萬元,完成了鎮區集中供水,街道、街區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設,小城鎮功能不斷完善。先後籌資620餘萬元,相繼完成焦寺河、隍城兩個搬遷扶貧新村,解決了69户邊遠貧困山區羣眾的安居問題,並完成了沼氣、排水渠,道路硬化、綠化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投資600餘萬元完成嶺南、西嶺、言裏、東莊村共計29.6公里村村通公路建設;投資320餘萬元完成了長4.5公里,寬6.5米的尋峪至水庫碼頭4公里的旅遊公路改建工程;投資505萬元完成長9.2公里杜柏線尋峪至嶺南公路改建工程;投資60萬元完成竹園溝1.2公里、東莊2.5公里的水泥道路的鋪修,解決1036口人行路難問題;投資230餘萬元完成了4.5公里的窯瓦至蓮花寨公路改建工程,全鎮道路通達里程達54.7公里,焦寺河、隍城、尋峪部分村實現了通組入户;投資439萬元,完成北窯、焦寺河、言裏、窯瓦四個村人畜飲水工程,完成隍城村、焦寺河村果水配套工程兩處,完成隍城村、嶺南村煙水配套工程兩處,;投資40萬元建成鎮綜合文化站;投資450萬元新建鎮政府辦公樓一座;投資85萬元建設鎮中綜合教學樓一座;投資120萬元在鎮政府所在地新建人工濕地一個。

故縣鄉旅遊資源

故縣水庫(西施湖) 故縣水庫(西施湖)
故縣水庫
故縣水庫又名西施湖。西施湖旅遊風景區位於洛寧、盧氏、靈寶三縣交界處,是中國五十年代修建的洛河大型水利樞紐設施。壩高125米,庫面35平方公里,庫容13億立方米,水質清洌,為二級用水,素有“豫西小三峽”、“高峽平湖”和“北國灕江”的美譽。西施湖是垂釣、划船、野炊、露營等活動的理想之地。
龍泉觀
位於尋峪街北。明正德六年,建上觀石洞,築走廊垣牆,修復全觀。明萬曆二十年、清康熙四十七年,迭修加葺。全觀分上下兩觀。上觀現存石窯一孔,即削崖鑿洞,高丈二,寬丈七,深兩丈,下有石級可上,是名副其實的“曲徑通幽處”。下觀(現鎮政府院)清康熙五十二年重建,為明清式小型殿堂建築。觀前有銀杏樹兩棵,一棵胸圍6.73米,一棵6.45米,兩棵均高約35米,兩樹相距2.4米,俗稱“姐妹樹”,樹皮龜裂,老乳橫生,木乳倒懸,虯幹參天,樹齡早逾千載,但仍枝盛葉茂,老杆橫生,氣勢挺撥,蒼勁蓊鬱,夏蔭滿院,秋金四溢。有名的“木木林中水,山山出古人,白王皇太子,口口呂先生”是這裏婦孺皆知的民間傳説。
蓮花寨
位於水庫大壩西4公里處,有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山峯,頂部平坦,形似蓮花,相傳觀音菩薩在此坐觀洛水,祁福求安,走後遺留下的蓮花寶座,故稱蓮花寨。蓮花寨佔地450餘畝,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高山平湖之中。此地面臨浩渺煙波,背倚巍峨羣山,景色壯觀,是避暑休閒的好地方。
老君洞
老君洞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洞內溶柱林立,姿態萬千,錯落有致,特別是與道教傳説中的神物酷似的“系牛柏、煉丹爐、聖君卧榻、天門、豆腐坊、仙塔、玉柱、青牛”等溶柱景觀更是引人入勝,令人神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