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故意四壞球

鎖定
故意四壞球,是在棒壘球比賽中,投手捕手因為戰術運用考量,故意連投4個誇張不可能揮擊到的球保送擊球能力較強的擊球員上一壘,抓下一棒的擊球員出局,甚至雙殺。
棒壘球比賽規則規定,投手投出4個壞球就會保送擊球員安全上到一壘。故意四壞是主觀故意地保送擊球員上壘,其作用是避開強棒的打擊。因此故意四壞是一種戰術策略。
英文是intentional base on balls,縮寫為IBB,常出現在數據統計當中。在日本聯賽中稱為敬遠球。
中文名
故意四壞
外文名
intentional base on balls
別    名
敬遠
含    義
故意投4個壞球讓打者上一壘
作    用
避開強棒,全力抓弱棒
相關項目
棒球或壘球

故意四壞球使用場合

  1. 至少一個壘上已有跑壘員(通常是二壘三壘有跑壘員,但一壘沒有),此時攻方上場的擊球員是強棒,擊球能力非常強,容易打出二壘以上的安打(也叫長打)而讓攻方得分,甚至打出本壘打一下得好幾分。這種情況下,用故意四壞的戰術,讓這支強棒安全上到一壘(此時攻方一般不得分),比被打本壘打要划算。而且,當他被保送到一壘後,下一位擊球員又是弱棒,那麼在這位弱棒身上抓一個出局數要容易得多,甚至不排除製造雙殺的可能。
  2. 如果規則不允許指定打擊(DH),例如九人制棒球,攻方的投手通常也要上場充當擊球員,而投手的擊球能力大多很弱,通常會安排在第9棒(也就是最後一棒),以減少上場擊球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尤其是三個壘沒有全佔滿,且已有兩人出局的情況下,就可以對第8棒的擊球員使用故意四壞戰術,保送第8棒的擊球員,然後全力在第9棒的投手身上抓出局數。

故意四壞球注意事項

投手準備投故意四壞球時,捕手(又稱接手)不能先站在捕手區外等球,必須站立於捕手區內,等投手把球投出手之後,捕手才能夠移動到捕手區之外接球,否則就算是「投手犯規」。
雖然基於戰術運用考量,策略性故意保送擊球員,但投手如果沒有在第四個壞球給在投球前已站立準備接球的捕手,在記錄上仍然不視為故意四壞球,而僅記錄為一般的四壞球上壘(base on balls,縮寫為BB)。

故意四壞球規則修改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2017年對職棒規則作了修改,故意四壞球無需故意投4個壞球,只需要向捕手後方的當值主裁判(主審)告知一下,主裁判就會讓擊球員上到一壘。這可以讓比賽時間縮短一些。
日本職棒NPB也在第二年(2018年)跟着改了規則,和MLB一樣,故意四壞(敬遠)改為宣告制,不需要投球。
台灣中華職棒(CPBL)也在2019年規定故意四壞無需投球,只需要守方教練用手勢(伸出四指)向主審示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