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故宮博物院院徽

鎖定
故宮博物院院徽是故宮博物院文化標識,由北京理想創意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設計。
中文名
故宮博物院院徽
發佈時間
2005年7月18日上午
地    點
故宮博物院
類    型
院徽

故宮博物院院徽發佈時間

2005年7月18日上午,在故宮東華門附近的漱芳齋內,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兼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和北京理想創意藝術設計有限公司特邀顧問邵柏林,聯手揭開了故宮博物院院徽的“紅蓋頭”。

故宮博物院院徽標識寓意

故宮博物院院徽 故宮博物院院徽
標識寓意:取“宮”字形,凸顯東方個性
“院徽標識設計取‘宮’字形。‘宮’字的一點取材於‘海水江牙’和‘玉璧’的圖形元素;‘宮’的兩個‘口’,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後寢’的建築理念;‘宮’字下邊不封口,寓意皇宮過去是封閉的,而今日的故宮博物院是開放的。”
“造型上方的海水託玉璧,取其珍如拱璧之意,象徵故宮博物院擁有並妥善保存100多萬件珍貴文物;造型中的矩形與故宮格局最為相合,與玉璧構成‘天圓地方’;色彩選用故宮的典型色彩——金色、黃色、紅色、藍色為基調。加之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宮的基礎上建成的博物院,着力凸顯這一東方個性,可使該標識在中外眾多的博物館中獨具特色。”
作為院徽的設計者,邵柏林無疑是當天的主角。在他的講述下,徽標的結構形態和附着價值在人們面前逐一顯現。
其實,邵柏林和故宮很有淵源。上世紀50年代他在中央美院讀書時,就經常到故宮博物院登門求教。自院辦到陳列部、書畫組、銅器組……都有他的老師和朋友。邵柏林與故宮還有一段非比尋常的關係——20年前,他主持設計了《故宮博物院建院60週年郵票》。“沒想到20年後又有機會應邀設計故宮博物院的標識,這真是個歷史情緣!”
邵柏林坦言創作時曾有過擔心:“我對徽標設計的這些理解、想法和設計不知能否得到博物院領導和評委會專家的認同。不過,我有幸遇到了知音。設計過程中,博物院的領導和專家還提出過許多有益的修改意見。”

故宮博物院院徽設計過程

好事多磨:方案徵集一年多後,博物院最終決定委約創作
委約邵柏林為核心的設計團隊設計院徽,是故宮公開發布院徽徵集啓事一年後的選擇。200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80週年,博物院舉辦了一系列院慶活動,作為整體形象策劃的核心,統一的院徽成為迫切的需要。
2004年6月8日,故宮通過新聞媒體向國內外發布《故宮博物院院徽徵集啓事》,其後3個多月時間裏,共收到應徵方案2788件。徵稿結束後,由國內平面設計、文物、建築等領域的專家及院領導組成的院徽評審委員會對全部作品進行了初評。
2005年1月19日,評審委員會投票選出6件入圍設計方案。1月25日—2月15日,這6件方案在故宮博物院網站上公示。3月中旬,根據評審委員會多數專家的意見,故宮決定約請專業設計公司對1號、4號設計方案修改完善。但多數評審委員認為兩個修改方案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2005年5月16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宣佈,根據評審委員會專家的意見並參考公眾的意見,徵集活動最終中選方案均不錄用,博物院最終決定委約創作。在對國內七八家頗具實力的專業設計公司進行比較後,故宮選擇了北京理想創意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而邵柏林是這家公司的特邀顧問。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雙方反覆斟酌,在幾乎十易其稿,不斷推倒重來後,故宮院徽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院徽啓用:博物院整體形象策劃拉開帷幕
鄭欣淼説:“在故宮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正式啓用院徽。此前,曾有幾次使用徽標的嘗試,但都沒有被公眾接受,也沒有推廣開來。”
針對新設計的院徽能否推廣開來的疑問,故宮博物院辦公室主任馮乃恩表示,“故宮博物院整體形象策劃隨着院徽的啓用已拉開帷幕。在院徽正式啓用的同時,由理想創意公司設計的院慶專用視覺形象識別(VI)已經完成並開始實施。院慶結束後,圍繞院徽,將設計一整套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標誌。”(來源:人民網/劉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