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政策性離婚

鎖定
“政策性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假離婚方式等非常規方式來規避政策,以達到避税、獲取優惠房貸利率等目的。
中文名
政策性離婚
目    的
避税、獲取優惠房貸利率等
方    式
假離婚
人    物
夫妻雙方

政策性離婚離婚原因

除了拿到購房“通行證”,購房成本的降低,也是許多購房者青睞“假離婚”的原因。以劉麗為例,首先,首付款降低。離婚後,如果一方手頭上已經沒有房子,再次買房就變成首套房,最低首付就只需3成,而如果是以夫妻名義購房,即使賣掉一套也算是二套房,首付至少要6成。
其次,貸款利率降低。劉麗和先生之前的房子雖然有過一次貸款記錄,但是以其先生的名義,所以劉麗最後獲得貸款利率比較優惠,雖然比首套房利率要高,但是卻要低於二套房至少上浮10%的利率,這也使得以後每個月可以省下不少按揭款。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貨幣化分房補貼政策、房產購買等相關政策也成為政策性離婚的重要誘因。
另外,税費繳納減少。以契税為例,如果是非家庭唯一住房,契税繳納標準為房屋總價的3%,而如果是家庭唯一住房,那麼140平方米以下是總價的1.5%,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則僅1%。如果是300萬元總價、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光契税一項少繳納的費用就達到了6萬元。 [1] 

政策性離婚媒體觀點

誠然,筆者寧願相信這種做法是迫於無奈,事實上也是如此。面對政府的政策,老百姓還能怎麼樣呢?只能是採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態度了。
當下社會壓力大,競爭大,利益已經驅使人們到了拿婚姻當籌碼的時代,一套房子能讓家人變仇人,能讓親人對薄公堂,能讓夫妻假離婚等等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源到底是誰的錯,政府相關部門該從這些事件中反思,政府官員幸福生活,百姓無奈生活的強烈對比。政策本身不就就應該為家庭的和諧考慮麼,只要不交税離婚多次都可以,這是人們對政策的無情嘲笑。
雖然説這種行為是中國部分老百姓的無奈才不得已而為之,從人性上也可以理解,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這個假離婚最初的目的,是買房。但在利益面前,有些人把持不住,離了就沒再復婚的也不是沒有,總覺得還是要慎重為之才好。 [2] 

政策性離婚專家解讀

對於假離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記者諮詢了北京莫少平律師事務所大連分所的律師谷志偉。 [3] 
谷志偉説,從法律角度來説,離婚沒有真假之分。雖然假離婚可以規避政策,但風險也很大。假離婚夫妻一旦感情出現裂痕,沒有了一紙婚約束縛,會導致感情的徹底破裂。如果有人趁購房之際假戲真唱,很容易出現財產糾紛。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認為,“政策性離婚 [3]  ”表面上是通過鑽政策漏洞來謀取更大的金錢利益,顯示的是一些人的小聰明,但實際上折射出逐漸嚐到市場經濟甜頭的人們普遍缺乏信仰,金錢至上的扭曲信仰讓人們大搖大擺地做出一些荒唐行為。
通過“政策性離婚”買房雖然能帶來經濟價值,但是作為現代人一些道德底線還是要堅守住的,有很多事情可不是錢能夠換得來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