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政治經濟學

(2005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鎖定
本書是一本教材,2005年7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魏壎
中文名
政治經濟學 [1] 
作    者
魏壎
出版時間
2005年7月
出版社
陝西人民出版社
頁    數
400 頁
ISBN
9787224020250
定    價
19.80 元
裝    幀
平裝

政治經濟學內容簡介

這本教材的第6版修訂本。
本修訂本延續了第5版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內容,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前進:
首先,在理論內容上,各章都有不同程度的錘鍊和提高。有理論安排和論述較之本教材以往各版乃至政治經濟學教材的一般傳統,更有所突破和創新。其次,在結構上,這次也作了適當的調整。第三,本教材以往各版,由於種種原因,篇幅不斷膨脹,很不適應今天課時壓縮的情況。這次,我們力求精練,避免重複,在壓縮篇幅上作了一番努力。

政治經濟學圖書目錄

導 論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對象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
五、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第一篇 資本主義經濟的一般特徵
第一章 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
第一節 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經濟的形成
一、商品經濟及其發展
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與市場經濟的形成
三、市場經濟與商品經濟的聯繫與區別
第二節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一、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二、資本主義壟斷階段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第二章 商品
第一節 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使用價值
二、交換價值和價值
第二節 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
一、具體勞動
二、抽象勞動
第三節 商品的價值量
一、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二、市場價值的確定
第四節 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二、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對商品經濟的影響
第三章 貨幣
第一節 貨幣的產生及其本質
一、貨幣是商品價值形式獨立化的結果
二、貨幣是商品交換過程中矛盾發展的產物
三、貨幣的本質
第二節 貨幣的職能
一、價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貯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貨幣
第三節 貨幣流通規律與通貨膨脹
一、貴金屬貨幣的流通規律
二、貴金屬貨幣與其代表並存的貨幣流通規律
第四章 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
第一節 價值規律
一、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二、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三、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市場機制
一、市場機制的內涵
二、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三、市場機制與價值規律的作用
第二篇 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徵
第五章 資本主義所有制與僱傭勞動
第一節 貨幣轉化為資本
一、作為貨幣的貨幣與作為資本的貨幣
二、資本的總公式及其矛盾
三、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成為僱傭勞動
第二節 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形式
一、資本主義所有制
二、生產的社會化
三、資本主義所有制形式及其演變
第六章 資本的價值增殖過程
第一節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
一、資本主義勞動過程
二、資本價值增殖過程
三、資本不同部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
四、資本的本質與表現形式
五、剩餘價值率與剩餘價值量
六、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
第二節 剩餘價值生產的基本方法
一、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三、當代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價值增殖的源泉
四、當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三節 資本主義工資
一、工資的本質
二、工資的基本形式。名義工資與實際工資、相對工資
三、勞動力價值與工資的變動趨勢
第七章 資本積累
第一節 資本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
一、生產與再生產。物質資料的再生產與生產關係的再生產
二、資本的簡單再生產
三、資本積累與資本的擴大再生產
第二節 資本的積聚、集中與壟斷
一、資本有機構成及其不斷提高
二、資本的積聚與集中
三、生產集中與壟斷的產生
四、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發展為壟斷資本主義
第三節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一、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與相對過剩人口
二、無產階級的貧困
三、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及其在當代的表現
第三篇 個別資本運動
第八章 資本的循環與週轉
第一節 資本的循環
一、產業資本及其循環
二、產業資本的三種循環形式
三、產業資本連續循環的條件
第二節 資本的週轉
一、資本週轉及其速度
二、影響資本週轉速度的因素
三、固定資本的磨損與折舊
四、預付總資本的週轉
五、可變資本的週轉及其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
六、資本週轉速度與社會再生產中的比例關係
七、資本週轉理論的意義
第九章 資本主義企業
第一節 資本主義企業是個別資本存在的組織形式
一、資本主義企業的二重屬性
二、資本主義企業組織與個別資本的運動
第二節 資本主義企業內部的經濟關係
一、資本主義企業是實現勞動對資本隸屬關係的經濟組織
二、資本主義企業內部的剩餘價值索取權的分配關係
第三節 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二重性質
一、資本主義企業管理是社會化生產力運動的客觀要求
二、資本主義企業管理是實現資本增殖的必然要求
第四篇 部門資本運動
第十章 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
第一節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
一、成本價格與利潤
二、利潤率與影響利潤率的因素
第二節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一、平均利潤率與平均利潤
二、生產價格的形成
三、生產價格規律
第三節 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的規律
一、平均利潤率的下降
二、阻礙利潤率下降的因素
三、利潤下降規律內部矛盾的展開
第四節 壟斷利潤與壟斷價格
一、壟斷利潤
二、壟斷價格
三、壟斷價格規律
第十一章 商業資本與商業利潤
第一節 商業資本
一、商業資本的形成
二、資本主義商業的形式
三、商業資本的職能
第二節 商業利潤
一、商業利潤的來源和本質
二、商業資本家對商業職工的剝削
三、商業純粹流通費用及其補償
第三節 商業資本週轉及其影響
一、商業資本週轉及其對商業利潤的影響
二、商業資本週轉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影響
第十二章 銀行資本與銀行利潤
第一節 借貸資本與利息
一、借貸資本的形成
二、借貸資本的特徵
三、利息與借貸資本的本質,利息率
第二節 銀行資本與銀行利潤
一、銀行資本的構成及其職能
二、銀行利潤的來源
第三節 資本主義銀行金融業的發展
一、銀行業的發展
二、非銀行金融業的發展
第四節 金融資本及其壟斷統治
一、銀行壟斷資本與銀行的新作用
二、金融資本的形成及其統治
三、銀行壟斷資本的新發展和金融資本的新變化
第十三章 資本主義信用
第一節 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
一、商業信用
二、銀行信用
第二節 有價證券及其價格
一、股票及其價格
二、債券及其價格
三、證券市場
第三節 金融市場
一、金融市場的形成及其特點
二、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三、金融市場的功能
第四節 信用在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的作用
一、促進生產與流通,節省流通費用
二、促進生產集中與資本集中
三、促進利潤率的平均化
四、加劇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第五節 資本主義信用的新發展
一、金融創新與證券化
二、金融衍生物的發展及市場的擴張
三、公共投資機構日益佔統治地位
四、證券市場的全球化發展
第六節 貨幣的虛擬化與通貨膨脹
一、貨幣虛擬化的歷史過程
二、貨幣虛擬化的邏輯過程
三、虛擬貨幣的流通規律與通貨膨脹
第十四章 資本主義地租
第一節 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與地租的本質
一、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
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
第二節 資本主義地租的兩種基本形式
一、級差地租
二、絕對地租
三、總地租
四、當代資本主義農業與絕對地租
五、城市建築地段地租、礦山地租
第三節 資本主義地租與土地價格
一、土地價格的性質及決定
二、地租、土地產品價值與土地價格
三、土地市場與土地價格膨脹
第十五章 二次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虛擬化
第一節 虛擬經濟的性質
一、虛擬經濟的定義
二、虛擬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虛擬資產的性質
一、虛擬資產的虛擬性
二、虛擬資產的社會屬性
第三節 虛擬經濟、實際經濟與貨幣存量
一、虛擬經濟與實際經濟
二、虛擬資產的價格與泡沫經濟
三、虛擬經濟的穩定性
第五篇 社會資本運動
第十六章 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及其週期性
第一節 社會總產品與國民收入
一、社會總產品
二、國民收入
第二節 社會資本的再生產
一、社會資本的簡單再生產
二、社會資本的擴大再生產
第三節 經濟危機與社會資本再生產的週期性
一、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二、經濟危機的週期性與社會資本再生產的週期性
三、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強制均衡
第十七章 資本主義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
第一節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及其產生與發展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與實質
第二節 市場調節的侷限性與國家的宏觀調控
一、市場調節的侷限性
二、國家宏觀調控及其目標
三、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
第三節 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及其運作的後果
一、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
二、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作的後果
第六篇 資本的國際運動
第十八章 資本的國際化
第一節 世界市場和國際價值
一、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二、國際價值與世界市場價格
三、價值規律在世界市場中的作用
第二節 貨幣的國際流通與世界貨幣
一、貨幣的國際流通
二、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及演變
三、世界貨幣的趨向
四、國際貨幣的購買力與匯率
第三節 資本國際化
一、生產的國際化
二、資本國際運動的形式
三、資本國際化及世界經濟的新特徵
第十九章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關係
第一節 經濟一體化與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
一 、經濟一體化
二 、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與當代世界經濟格局
第二節 發達國家間的經濟關係
一、戰後發達國家間經濟關係的特點
二、發達國家之間的國際經濟協調
第三節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關係
一、戰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關係
二、戰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經濟關係的新特點
三、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鬥爭及其發展趨勢
第四節 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關係
結束語
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歷史上開闢了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
新階段
二、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
三、資本主義發展創造着向更高社會形態過渡的各種因素
四、資本主義在全世界滅亡是一個歷史過程
第一版後記
1991年第三版修訂後記
1995年第四版修訂後記
1999 年第五版修訂後記
· · · · ·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