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放手

(2017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放手》是2017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來秀。本書作者從一個母親和教師的視角,以兒子為主要敍述對象講述了她認為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過程中如何“為所當為”,同時也講述了“空巢期”的中年父母怎樣調整心態、調整重心,規劃好職業生涯、提高生活質量,讓“空巢不空”,讓孩子放心地走自己的青春路。
中文名
放手
作    者
陳來秀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ISBN
9787548611967

放手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從一個母親和教師的視角,以兒子為主要敍述對象講述了她認為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過程中如何“為所當為”,如何“放心地放手”,如何培養一個思想、精神、經濟、心理和行為上足夠獨立的人,各階段家長需要做些什麼?嬰幼兒期(入學前)——及時呼應——構建安全感;少年期(小學階段)——走到前面——引領方向;青春期(初中階段)——站到身側——陪伴共情;青年(高中階段)——站到身後——守望相助;青年(大學階段、入職初期)——與他並肩——聆聽、分享、欣賞。
本書的另一重點講述了“空巢期”的中年父母怎樣調整心態、調整重心,規劃好職業生涯、提高生活質量,讓“空巢不空”,讓孩子放心地走自己的青春路。

放手圖書目錄

前言
序 篇
孩子的成長得益於父母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家庭
一、原生家庭的影響力會直接作用於子女的婚姻
二、父親在子女教育中要起到引領和示範的作用
第一章 扶枝正苗 培塑自幼
嬰兒期、兒童期(入學前)——及時呼應——構建安全感
第一節 初見之時 愛上他恣意生長的模樣
1.孩子出生 是他的份獨立宣言
2.獨自睡覺 安全保障與入睡習慣培養
3.讀懂“拒絕” 理解孩子的本能反應
第二節 入托日起 從小家庭走向大世界
1.入托是孩子首個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的里程碑
2.獨立行走是孩子成長史上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3.在理解“擁有感”的基礎上培養“分享意識”
4.“好習慣叢書”引導孩子學習、擁有好習慣
5.會説整句話的孩子和外界的溝通更順暢
6.聲情並茂的親子共讀讓孩子領略文字的魅力
7.入園面試帶來如何協助孩子“社會化”的思考
@ 陳老師
1.孩子對玩具擺放順序的堅持讓人焦慮
2.要不要教30個月大的孩子認字
3.6個月大的孩子怎樣培養閲讀習慣
4.一週歲的孩子適合接觸哪些讀物
第二章 養教並重 流貫不息
嬰兒期、兒童期(入學前)——及時呼應——構建安全感
第一節 家有慢熱的孩子
1.當孩子的畫作被放到教室牆角
2.海嬰老師教會了寶貝穿脱衣服
3.不尿濕褲子的寶寶才是健康好寶寶
4.有些要求對人對己有雙重標
5.無意犯錯也要道歉
6.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
7.小兒感冒後易得中耳炎
第二節 在很多個“次”中,他越來越能幹
1.次搬家後的適應期順利度過
2.次自己繫鞋帶
3.次自己洗頭洗澡
4.次面對親人離世
5.次受傷後的意外收穫
@ 陳老師
1.我不喜歡幼兒園,我要回家
2.一不高興就扔東西
3.無視規則的“自由”寶寶
4.孩子的眼淚
5.“欠揍”的孩子
6.好想有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第三章 璞玉初雕 鋒芒始露
學齡初期、學齡期(小學階段)——走到前面——引領方向
第一節 入學是孩子的成長新起點
1.慢熱小孩的入學初步
2.小二那年開始的改觀
3.你的學習就由你做主
4.少年扮酷 方式多樣
第二節 學齡童的家庭支持力量
一、學習習慣與生活技能習得篇
1.關於“陪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2.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3.家長怎樣給孩子的作業和考卷簽字
4.細節中培養好習慣,評價中找到自信心
5.讓孩子寫作正能量爆表——聽説讀寫評
6.巧借多媒體技術提高低年級學生寫作能力
7.家長碎片化閲讀對小學生閲讀心理發展的影響和對策
8.怎麼看“強媽”為九歲孩子出國準備的超強攻略?
二、有效溝通與個性發展提升:
1.有話慢慢説 我在用心聽
2.依賴,是放手的準備期
3.怎樣做個讓孩子信任的家長
4.由《虎媽貓爸》熱播引發的教育思考
5.孩子考砸了,怎麼辦?
6.你是“大嗓門媽媽”嗎?
7.如何認識和幫助“熊孩子”成長
8.由“問題”學生的教育策略看家校合作
9.花季雨季青春期,溝通安度煩惱期
10.怎樣做個合格的畢業班家長
@ 陳老師
1.“一個人睡覺”的成長約定
2.孩子入學後不懂得守紀律怎麼辦
3.孩子作業不抓緊怎麼辦
4.如何引導內向的孩子和人相處
5.家有貪玩的孩子怎麼辦
6.發現孩子撒謊該怎麼辦
7.孩子動不動就生氣怎麼辦
8.隔代教育中該聽誰的?
9.孩子遇到難題求助時父母該怎麼做
10.如何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
11.家有沉溺遊戲的孩子怎麼辦?
12.寒假,我與爸爸媽媽的“戰爭”和“止戰法寶”
第四章 青春少年 親子同心
第一節 家有青春期男孩
青春期(初中階段)——站到身側——陪伴共情
1.進入預初的狀態總體不錯
2.又見“環境適應困難”
3.自己做主找到合適的學習節奏
4.家長不要不打招呼就去學校見老師
5.父母和孩子相處時要多傾聽、多溝通、多約定、少命令
6.少年郎瀟灑出遊 爸媽初嘗“空巢”滋味
7.遠離慣於苛責的“教師職業病”
8.哭鼻子的男孩是媽媽的小棉襖
9.家長會後信息分揀處理的積極意義
10.中考 需要自己去面對
11.準高中生的正確姿勢
青春期(高中階段)——站到身後——守望相助
12.上高中 開局順利
13.對高中生髮怒有效嗎?
14.兒子邀我共讀《孩子你慢慢來》
15.成長方程式:剃鬚、獲獎、和老師的“君子之約”
16.高二學生的體智發展
17.高三 終於等到你
18.這封信 是給你的成年禮
第二節 基於信任的放手讓孩子更好地自主發展
1.小林的中考故事
2.高一那年,我們這樣面對你的“煩惱”
3.遠離“控制慾”,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4.強勢媽媽部分“缺席”備考,也許是好的安排
5.後高考、中考時期,你還好嗎?
@ 陳老師
1.家有“反覆確認”少年
2.給寒暑假出國遊學學生的幾點建議
3.色情、暴力直播節目對青少年的危害
第五章 弱冠朝夕 大學春秋
第一節 直面分離 共同成長
1.送他瀟灑去走青春路
2.次返家擊中爸媽淚點
3.年輕人構築自己的社交圈
4.下廚、打掃是基本生活技能
5. 青春期是家庭教育的考驗
第二節 羽翼漸豐 獨立前行
1.入選“中國100 青年英才培訓計劃”
2.在理想與現實中走向獨立
3.啓動準“交換生”模式
4.放手、離別、目送,不是説説那麼簡單3
5.適應良好 放心放手
6.一個人的德國自駕行
7.驚險、驚豔的北極圈聖誕遊
第三節 遊學歸來 愈漸成熟
1.病中作樂的“朝北黨”
2.面試、實習 踏上求職路
3.初次實習收穫豐
4.獨立日 話獨立
5.再讀《目送》
附:
一、天上掉下個好閨女
1.老師,節日快樂!
2.女兒的甜言蜜語
3.丫丫,很高興和你筆談
4.為愛祝福
5.520(我愛你)、521(此生就愛你一個)
二、重生——夠同甘共苦的夫妻、朋友都是生死之交
1. 驚聞噩耗
2. 9歲的孩子懂事到讓人心疼
3. 艱苦卓絕的抗病戰役
4.一張照片贏得的愛的聚集
5.值得祝福的結婚紀念日
6.一起過大年
三、年輕人的現在和未來
1.和你聊聊婚戀、家庭的話題
2.迎接二寶,你準備好了嗎?
3.年輕夫婦的家庭承擔和老人的適當助力
4.當你愛的、愛你的那個人走了
後記
卷末語 [1] 

放手作者簡介

陳來秀,上海市學校心理諮詢師、教育和心理專業中學高級教師,就職於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東方財經頻道《632觀察》特約評論員。多年來從事小學男生教育專題研究,開設了獨具特色的“小小男子漢父子大課堂”,著有《挑戰男孩危機小學男生教育實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