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攻擊

(計算機術語)

鎖定
因其他個體或事物反對自己而採取的敵對性、破壞性的衝動行為或個體受到挫折後,引起憤怒的情緒,對構成挫折的人或物進行直接攻擊的行為稱為攻擊。
中文名
攻擊
外文名
attack
也    稱
進攻、進擊

目錄

攻擊定義

是一種強烈的衝動言語、行為或象徵性動作。這種情況可能是出於適應環境或自我保護的需要,但更多是在敵對性和激惹性增高時出現。攻擊大多指向環境、他人身體及其尊嚴,但抑鬱症病人可因自罪感而出現自我攻擊行為。此外,攻擊一詞在精神分析中指死亡本能的欲力,其含義與力必多相對。 [1] 

攻擊方式

直接攻擊,是 個體受挫折後,將憤怒情緒直接導向造成挫 折的人或物,表現為嘲笑、謾罵或打架及損壞 物品等,一般自信心強或有實力者易產生攻擊
轉向攻擊,是實力弱或自信心差的人將 挫折後攻擊的對象轉向自身,產生自責,或不 敢攻擊造成挫折的對象,而將情緒發泄到次 要人、家人等身上。

攻擊特點

攻擊是在人的攻擊動機驅使下發生的。攻擊或反抗有較大的個別差異。年齡和性別也會造成攻擊性的不同。有的學者調查表明,2—3歲的兒童語言性攻擊增多,而哭叫和身體攻擊減少。兒童反抗行為在3—6歲期間出現一個高峯,男孩在10—11歲期間出現第2個高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下,反抗行為男子比女子較高,這在兒童期到成年期都是一致的。在心理學界,有人認為攻擊和挫折有關,提出了挫折—攻擊假説;也有人認為人由於死亡本能而產生攻擊性;還有人提出對於權力的意志是攻擊性的根源。攻擊行為是通過學習模仿而得的觀點為較多學者接受。 [2] 
阿倫森認為:攻擊是一種目的在於引起傷害或痛楚的行為。德拉特等人認為攻擊和挫折有關,提出挫折——攻擊假説。弗洛伊德認為人們由於死的本能而產生攻擊性。阿德勒則認為對於權力的意志是攻擊性的根源。洛倫茲認為人類對攻擊性的抑制機能特別弱。班圖拉認為:攻擊行為也可通過模仿而學得。人類攻擊的內容有正確與錯誤、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攻擊的形式有積極與消極、進取與靜待之別。攻擊的內容和形式都因人、因時、因地、因具體條件而異。 [3] 

攻擊近義詞

進擊抨擊侵犯衝擊進攻進犯攻打晉級襲擊打擊、反攻、緊急膺懲障礙進軍、報復、激進
參考資料
  • 1.    劉新民 主編.內科學·第一卷.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8.第144頁.
  • 2.    彭克宏 主編;馬國泉.社會科學大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第213頁.
  • 3.    時蓉華 主編.社會心理學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1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