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鎖定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白皮書,首次發佈於2018年12月12日。
該書以詳實數據和大量事實,從八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發展成就,深入闡述了40年來中國在推進人權事業發展實踐中形成的人權發展新理念。 [2] 
作品名稱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外文名
Progress in Human Rights over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作    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發佈時間
2018年12月12日
類    別
白皮書
字    數
約28000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以詳實數據和大量事實,從八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發展成就,深入闡述了40年來中國在推進人權事業發展實踐中形成的人權發展新理念,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致力推動人權事業發展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 [2]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作品目錄

前言
一、牢固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治國理政原則
二、大幅提升生存權發展權保障水平
三、有效實現各項人權全面發展
四、顯著改善特定羣體權利
五、全面加強人權法治建設
六、努力推動各國人權事業共同發展
七、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
八、成功走出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結束語 [1]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創作背景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成功地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揭開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勵精圖治、艱苦奮鬥、勇往直前,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4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0年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尊重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保障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促進人權,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人權保障的新經驗、新奇蹟。
40年來,中國總結歷史經驗,汲取人類文明發展成果,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人權發展理念,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以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以全面加強人權法治建設為路徑、以各項人權綜合協調發展為目標的人權發展新理念。
40年來,中國廣泛開展人權領域交流合作,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務,全面參與國際人權事務,積極促進全球人權治理體系變革,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
基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 [1]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作品思想

中國對公民人身人格權的保障不斷加強
據白皮書介紹,中國憲法確認了公民人格權。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彰顯了保護人格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文關懷。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進一步建立了人格權保護體系。民法總則專設“民事權利”一章,其中對人格權作了專門規定。2018年8月,提請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中,設立了獨立的人格權編。
白皮書指出,中國已廢止收容遣送制度和勞動教養制度。大力推進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放寬了户口遷徙政策限制,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2017年,全國户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2.35%,比2012年提高7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共為1400餘萬無户口人員辦理了落户,全國無户口人員登記户口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嚴格依法保障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信息安全。2017年,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集中辦理了一批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事件,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案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3] 
中國老年人的權益保障機制得到逐步健全
據白皮書介紹,2017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4億,佔總人口的17.3%。2012年以來,中國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出台《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等70多項政策文件,初步建立養老法規政策體系。養老服務工作逐步從改革開放前以機構集中照料為主,拓展到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以家庭養老支持、互助養老為新突破點的融合發展。截至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已經從1978年的8000多家服務機構,擴大到包括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互助型養老設施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5.5萬個,牀位744.8萬張。
白皮書指出,中國加強了針對老年人的社會救助和福利保障,將1781.7萬困難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410.2萬特困老年人納入政府供養範圍。截至2017年,全國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實現省級全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均出台了老年人社會優待政策。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社會文化生活,全國共有老年學校4.9萬個,在校學習人員704萬人,各類老年活動室35萬個。 [5] 
中國努力提供全球人權治理中國方案
白皮書説,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在聯合國大會、人權理事會等場合提出系列倡議,推動構建公平正義、合理有效的國際人權體系。
白皮書指出,中國明確提出“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的理念,堅持各項人權要協同推進,堅持人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強調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等人權理念和主張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乃至世界人權事業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白皮書説,中國推動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紀念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暨《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通過20週年”主席聲明、“加強公共衞生能力建設促進健康權”“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等決議。尤其是“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決議的通過,首次將“發展促進人權”引入國際人權體系。中國多次代表140餘國就“加強人權合作”“落實發展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議題作共同發言;多次在聯合國舉辦“減貧促進人權”等主題的人權邊會和展覽。
此外,白皮書表示,中國認真履行國際人權條約義務。截至目前,中國共參加26項國際人權文書,其中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6項主要人權文書。中國認真履行條約義務,包括在國內立法、修法、制定政策等方面注重與條約規定相銜接,按照條約規定撰寫並提交履約報告,全面反映國家履行人權條約的進展、困難和問題。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支持對人權條約機構進行必要改革,促進條約機構與締約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與合作。中國積極推薦專家參選條約機構委員,多名中國專家出任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禁止酷刑委員會,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委員。 [4]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作者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簡稱國務院新聞辦)組建於1991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主要職責是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説明中國,包括介紹中國的內外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發展情況。通過指導協調媒體對外報道,召開新聞發佈會,提供書籍資料及影視製品等方式對外介紹中國。協助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推動海外媒體客觀、準確地報道中國。廣泛開展與各國政府和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對外交流活動。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