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改革與開放

鎖定
《改革與開放》創刊於1986年,是由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南京工程諮詢中心主辦的刊物。 [1] 
據2020年第10期期刊內頁顯示,《改革與開放》編輯委員會有顧問5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3人、美術編輯1人、藝術顧問1人。 [1] 
據2020年7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改革與開放》共出版文獻23576篇、總被下載4303572次、總被引4265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4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82。 [2]  據2020年7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改革與開放》共載文17730篇、基金論文量為3126篇、被引量為38104次、下載量為417528次,2018年影響因子為0.38。 [3] 
中文名
改革與開放
外文名
Reform & Openning
語    種
中文
類    別
經濟體制改革
主管單位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單位
南京工程諮詢中心
編輯單位
《改革與開放》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6年
出版週期
半月刊
國內刊號
32-1034/F
國際刊號
1004-7069
郵發代號
28-253
現任總編
宋曉傑
編輯部地址
南京市珠江路280號珠江大廈8樓

改革與開放辦刊歷史

1986年,《改革與開放》創刊,刊期為雙月刊。
1989年,該刊刊期改為月刊。
2011年,該刊刊期改為半月刊。 [2]  [4] 
2017年4月,該刊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 [5] 

改革與開放辦刊條件

改革與開放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改革與開放》設有改革開發、法制經濟、思政探討、經濟研究、財經縱橫、管理視野、理論前沿、教育研究等欄目。 [6] 
  • 發表內容
《改革與開放》發表探討各行業各學科改革開放指導方針和成果的文章。 [7] 

改革與開放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10期期刊內頁顯示,《改革與開放》編輯委員會有顧問5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3人、美術編輯1人、藝術顧問1人。 [1] 
職務
名單
顧問
高尚全、楊啓先、遲福林、沈立人、洪銀興
責任編輯
李研、周芸婧、錢詩瑩
美術編輯
馬晨龍
藝術顧問
許炯
資料來源: [1] 

改革與開放辦刊成果

改革與開放出版發行

據2020年7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改革與開放》共出版文獻23576篇。 [2] 
據2020年7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改革與開放》共載文17730篇、基金論文量為3126篇。 [3] 

改革與開放收錄情況

《改革與開放》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收錄。 [8]  [2]  [6] 

改革與開放影響因子

據2020年7月19日中國知網顯示,《改革與開放》總被下載4303572次、總被引4265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4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82。 [2] 
據2020年7月1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改革與開放》被引量為38104次、下載量為417528次;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3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19種)中排第4530名。 [3] 

改革與開放榮譽表彰

《改革與開放》曾被評為中國城市十佳期刊。 [8] 

改革與開放文化傳統

改革與開放辦刊理念

《改革與開放》按照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以來的方針、路線和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建設;加強對中國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展現未來中國在改革開發和經濟發展方面多的新成就。堅持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宣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探討中國改革開放中涉及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展現各領域發生的深刻變革。 [6-7] 

改革與開放投稿指南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前瞻性、邏輯性、實用性、指導性和可讀性。
2.文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重點突出,層次清楚,文字精煉,引用資料請附參考文獻。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圖、表和參考文獻)撰寫的文章字數以2500—4500字為宜。
3.作者單位負責審查稿件的真實性、保密性和未一稿兩投。若屬基金資助,或中國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者,請註明並請附上有關證明材料。 [7] 

改革與開放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總編、社長
宋曉傑
執行副社長
何馳
資料來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