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離疏

(漢語詞語)

鎖定
支離疏,漢語詞語,讀音zhī lí shū,釋義為形體不全,寫意化太極圖。
中文名
支離疏
拼    音
zhī lí shū
解    釋
形體不全,寫意化太極圖
注    音
ㄧ ㄌㄧˊ ㄕㄨ

支離疏詞語釋義

亦省作“ 支離 ”。 [1] 

支離疏詞語出處

是《莊子》寓言中一位肢體畸形,於世無補,而坐受賑濟的人。從字義上來看,“支離”隱含形體不全的意思,“疏”隱含泯滅其智的意思。
見《莊子·人間世》:“ 支離疏者 ,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脇。挫針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 支離 攘臂而遊於其間;上有大役,則 支離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
權德輿 《古人名詩》:“從此直不疑 , 支離疏世事” 。
宋 黃庭堅 《次韻師厚病間》之三:“古來支離疏 ,粟帛王所仁”。
支離疏,出自《莊子.人間世》。通過一個叫支離疏的人物,介紹瞭解脱形體,超脱物外的道術
道家把解脱形體,不死不生的境界,稱之為“帝之懸解”,“返璞歸真”,是修行的終極目的。因為是道家的核心秘密,再加上不當使用會淪為邪術,所以《莊子》裏把這個方法寫的很隱晦,供有心人有德者參悟。
原文:
【支離疏者,】譯:支離疏,
【頤隱於臍,】譯:意隱臍下,
【肩高於頂,】譯:脖子龜縮,
會撮指天,】譯:頭皮緊繃聚頂,
【五管在上,】譯:五官朝天,
【兩髀為脇。】譯:雙盤打坐。
【挫針治繲,】譯:吸氣如針線,無孔不入,
【足以餬口;】譯:則舌下生津,足以餬口。
【鼓筴播精,】譯:呼氣如播米,去粗存真,
【足以食十人。】譯:則大丹煉成,足以修真。
【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譯:炁升,則雙臂上舉;
【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譯:液降,則無意無功;
【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譯:丹如粟米,丹火煉就。
【夫支離者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譯:支離其形,成太極,
【又況支離其德者乎!】譯:支離其德,化無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