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那

鎖定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人民日報》1995年6月7日海外版刊文,“支那”是近代狂妄的日本強加給中國的蔑稱,這一蔑稱通過殘暴的武力和更殘酷的殖民地教育強加於中國。 [1] 
後來的歷史證明,“支那”一詞在日語中得以消失關鍵在於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當中國敢於出兵朝鮮並使美國輿論驚呼遭到“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時,戰後普遍對美國頂禮膜拜的日本人感到萬分震驚!在得知中國人和中共軍隊取得勝利的新聞報道後,許多日本人在感嘆之餘,不得不對過去數典忘祖而一度輕蔑的神州大陸產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中國”一詞就此才真正成為日本人平時的口頭語言。 [2] 

支那“支那”詞源

關於“支那”一詞的起源眾説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支那”出現的初期,並無貶義。
普遍認同的説法是“支那”起源於印度。印度古代人稱中國為“cina”,認為Cina在梵文中表示中國“絲”,因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古印度人和波斯人等都用中國絲(梵文Cina)代指中國,也有説法認為cina就是陶瓷(china)。漢明帝時,梵文Cina一詞隨着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傳到日本。古羅馬稱中國為“Sinoa”,後來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被認為是來自這個詞源。不過“支那”一説並無貶義。
至19世紀末,中日一戰,中國戰敗並簽訂《馬關條約》。一般認為,至此日本逐漸開始使用“支那”稱呼中國,並帶有蔑視和貶義。 [3] 

支那“支那”蔑稱

宋朝滅亡、元朝遠征日本失敗和清朝滅明之後,日本部分人認為東方的文化精粹已移到本國,不承認中華大地是“中國”。日本獲得甲午戰爭勝利之後立即對中國轉入為時半個世紀的輕蔑俯視,種種辱華之稱紛至沓來。
甲午戰爭前日本一般稱中國為“清國”,將中國人稱為“豬尾巴”和“豚尾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日本人不再稱其為“清國”,但長期拒不稱正式國號而輕蔑地呼為“支那”。有人考證“支那”一詞是對中國古代王朝“秦”的諧音,或是英文China的音譯。這一詞彙本身原先並無惡意,不過在中國已有正式國號的情況下,日本人拒不稱“中國”卻故意選擇別號,本身就是一種輕侮態度。
在1930年以前,日本政府向北京政府、南京政府遞送的外交照會也無視起碼的國際禮儀,不稱“中華民國”而稱“支那共和國”。南京國民黨政府至1930年無法忍受其輕蔑態度,以拒收外交公文相抗議,日本政府勉強同意在致中國的外交公文中稱呼正式國名。但在其他場合日本人仍稱中國為“支那”。
日本使用“支那”一詞還表明了其分裂中國的野心。日本口中的“支那人”只限於“本部”即長城之內十八省的居民,而對其他地區的人則以“滿洲人”、“蒙古人”、“藏人”等相稱,這明顯是把中華多民族的國家割裂成多塊,以利其分別控制。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將“支那”一詞運用於方方面面。駐紮於華北的日軍定名為“北支那駐屯軍”,盧溝橋事變後擴大為“北支那方面軍”。進攻華中的日軍在攻陷南京的番號為“中支那派遣軍”。1945年侵華日軍頭目岡村寧次率全軍投降之際,他的頭銜還是“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有些中國人憤於此詞的國恥標記,在翻譯中將其改譯為“華北方面軍”、“中國派遣軍”,其實這未能準確反映出當初這一日語特定詞彙的本意。保留“支那”原詞不要改譯,反而更有益於人們記住那些東洋強盜不僅以武力侵華,更在言辭上處處侮辱我們的國家。
1945年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中國派駐日本的軍事代表團到達東京後發現某些媒體中仍出現“支那”—詞,馬上以戰勝國身份一再要求盟軍出面禁止。1946年6月,作為戰敗者的日本政府不得不向國內出版單位發通知禁止使用“支那”一詞,這也是中國抗日戰爭獲得勝利的成果之一。不過,由於戰後的中國仍處於內戰和極度貧困之中,在戰敗者心中並沒有真正確立起應有的尊重。日本人相互之間談論中國時還習慣使用“支那”。
國家自身不強大,仍然無法使人心悦誠服。 [2] 

支那“支那”消失

後來的歷史證明,“支那”一詞在日語中得以消失關鍵在於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當中國敢於出兵朝鮮並使美國輿論驚呼遭到“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時,戰後普遍對美國頂禮膜拜的日本人感到萬分震驚!在得知中國人和中共軍隊取得勝利的新聞報道後,許多日本人在感嘆之餘,不得不對過去數典忘祖而一度輕蔑的神州大陸產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中國”一詞就此才真正成為日本人平時的口頭語言。
當下國際社會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大行其道,不自強就很容易受人輕侮。在國際關係中,日本長期不使用中國國名而冠以辱稱,原因也在於此。日本人口中“支那”變為“中國”雖然只是一個用詞的變化,卻是無數軍民抗日血戰和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結果,也是戰後中國在世界上地位變化的一個生動體現。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