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渠

鎖定
支渠,又稱配水渠道。從乾渠取水分配給各用户的輸水渠道。一般佈置在乾渠的一側或兩側,其設計要求及線路選擇,視地形條件而定。支渠在灌溉系統中作為灌區內部分配水量的渠道。上承乾渠、下接斗渠。在大型灌區,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積一般在萬畝以上。在田、路、渠、林 配套時,支渠兩側應營造防護林帶。
中文名
支渠
外文名
distributary
學    科
水利工程
定    義
灌區內部分配水量的渠道
作    用
上承乾渠、下接斗渠
應    用
灌溉、輸水

支渠簡介

通常在渠道工程設計中,乾渠 、支渠按續灌方式設計,斗渠 、農渠按輪灌方式設計。《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範》(GB50288 -99)中規定萬畝以上灌區的乾渠、支渠應按續灌方式設計,斗渠、農渠應按輪灌方式設計 [1]  。必要時支渠也可按輪灌方式設計。乾渠是主水渠,渠系中主要用於輸水的輸水渠道,作為支渠水流的主要來源。指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區的渠道。支渠是指從乾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是灌區內輸水和分配水量的渠道,支渠在灌溉系統中重要起着上承乾渠、下接斗渠的作用。

支渠灌溉

支渠定義

灌溉是指為地補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術措施。為了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獲取高產穩產,必須供給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條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佈的不均勻,不能滿足作物對水分要求。因此,必須人為地進行灌溉,以補天然降雨之不足。或指用水澆地。灌溉原則是灌溉量、灌溉次數和時間要根據藥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階段、氣候、土壤條件而定,要適時、適量,合理灌溉。其種類主要有播種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長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灌溉系統是灌區引水、輸水、配水、蓄水、退水等各級渠溝或管道,及相應建築物和設施的總稱。從水源取水,通過渠道、管道及附屬建築物輸水、配水至農田進行灌溉的工程系統。

支渠渠道灌溉系統

灌溉渠首工程,輸水、配水工程和田間灌溉工程等部分組成。①灌溉渠首工程有水庫、提水泵站、有壩引水工程、無壩引水工程、水井等多種形式,用以適時、適量地引取灌溉水量。②輸水、配水工程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築物,其任務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輸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區的各個部分。按其職能和規模,一般把固定渠道分為幹、支、鬥、農四級,視灌區大小和地形情況可適當增減渠道的級數。渠系建築物包括分水建築物、量水建築物、節制建築物、銜接建築物、交叉建築物、排洪建築物、泄水建築物等。③田間灌溉工程指農渠以下的臨時性毛渠、輸水壟溝和田間灌水溝、畦田以及臨時分水、量水建築物等,用以向農田灌水,滿足作物正常生長或改良土壤的需要。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在南方一些土地分散、水源不足、水土資源分佈不平衡的山區、丘陵區,為了充分利用水土資源,把鄰近幾個小型灌溉系統連接起來,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和管理,並把輸水配水渠道和星羅棋佈的塘堰相連,河水充裕時,引水充塘;河水不足時,由塘堰放水灌溉,彌補河水的不足,形成了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在北方平原地區,為了提高已成灌區的灌溉保證率 [2]  ,擴大灌溉面積和防治土壤鹽鹼化,在引用地表水的灌區內部,打井提水,井渠並用,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的灌溉系統。

支渠支渠襯砌破壞

支渠襯砌破壞的常見原因有:凍脹和風化,主要是凍脹引起破壞。凍脹破壞原理分析:該地區襯砌發生破壞的形式有裂縫、隆起、位移、斷裂、滑塌, 原理為在低温作用下,在混凝土襯砌板下部,基土(土壤)中水分凍結後, 體積增大, 土體受到膨脹上漲。 但是,在土體凍結過程中,在混凝土襯砌板下部, 土層通過其中的水分凍結成冰產生的膠結力,將土顆粒與其上部的混凝土襯砌板緊密地膠結在一起,這種膠結力稱為土與混凝土板之間的凍結強度,這使得混凝土襯砌板與緊接其下部的凍土層表面緊緊粘接,因此混凝土襯砌阻止凍土層的膨脹上漲變形,當凍土層凍脹產生的土應力增加到混凝土板極限強度時,混凝土襯砌便首先發生破壞,即勾縫發生裂縫,隨後,凍土層的變形繼續增加,相繼發生隆起、斷裂、位移、滑塌 [3]  。從可能引起襯砌破壞的因素: 渠道結構、斷面形式、流量、板材強度、襯砌工藝、土質及其密實度、走向、挖填方、地下水位等方面分析原因。風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岩石、礦物與大氣、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生物理、化學變化而在原地形成鬆散堆積物的全過程。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物理風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化學風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生物風化作用(biological weathering)。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