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氣管肺隔離症

鎖定
支氣管肺隔離症系肺先天發育異常,隔離肺組織與正常肺組織有胸膜將其分離,並接受體循環動脈血液供應,包括葉內型和葉外型兩種。多發生於胚胎髮育早期,可能伴有其他類型先天性畸形,如支氣管食管憩室、膈疝和骨骼異常等。
中醫病名
支氣管肺隔離症
外文名
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
就診科室
呼吸內科
多發羣體
幼兒
常見病因
肺先天發育異常
常見症狀
葉內型發熱咳嗽、膿痰,甚至咯血,濕囉音;葉外型症狀不明顯,可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

支氣管肺隔離症臨牀表現

1.葉內型
通常在兒童期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下呼吸道感染,如發熱咳嗽、膿痰,甚至咯血,肺部聽診可聞及濕囉音,偶見囊腫破裂引起張力性氣胸而出現氣促症狀,伴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者可反覆咯血,經常規胸部X線檢查發現。
2.葉外型
多數症狀不明顯往往由常規胸部X線檢查發現,或因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而被發現。

支氣管肺隔離症檢查

1.實驗室檢查 
伴有合併感染時白細胞數增加。 
2.其他輔助檢查 
(1)胸部X線 表現為密度增深而不均勻的陰影,邊界清楚呈分葉狀,或可伴有單個或多個囊狀擴張影,常位於下葉後基底段且與膈相連,合併肺炎者往往在隔離肺組織和鄰近正常肺組織同時出現肺部炎症浸潤影,但待炎症控制後鄰近肺組織表現恢復正常而隔離肺組織陰影仍持續存在。 
(2)胸部CT(螺旋CT)掃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有助於觀察肺內血管解剖畸形,動脈造影可確定異常血管供應來源。 
(3)超聲檢查 妊娠22~33周產前超聲掃描可能做出診斷。

支氣管肺隔離症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牀表現加上肺動脈造影不難診斷。

支氣管肺隔離症鑑別診斷

本病常需與支氣管擴張症、先天性膈疝、肺炎、肺膿腫、肺腫瘤鑑別。

支氣管肺隔離症併發症

合併肺炎。

支氣管肺隔離症治療

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更應考慮手術治療,同時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近年報道藉助電視胸腔鏡進行手術切除取得成功,產前超聲掃描發現者大多數可在產後根據病情處理,但伴羊水過多者,可能需進行產前處理。

支氣管肺隔離症預防及預後

預防感冒,手術切除預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