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坪鎮

鎖定
支坪鎮,隸屬於重慶市江津區,地處江津區東部,東鄰珞璜鎮,南接西湖鎮,西靠先鋒鎮鼎山街道,北望九龍坡區西彭鎮,距江津區人民政府駐地2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81.68平方千米。 [2] 
清初,支坪鎮境域屬杜市裏; [1]  2012年5月,撤銷支坪街道,設立支坪鎮。截至2018年末,支坪鎮户籍人口為45804人。 [2]  截至2020年6月,支坪鎮下轄6個社區、2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津坪社區仁興路10號。 [1] 
2018年,支坪鎮有工業企業7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2] 
中文名
支坪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江津區
地理位置
江津區東部
面    積
81.68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津坪社區仁興路10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227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渝C
人    口
4580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支坪鎮建置沿革

清初,支坪鎮境域屬杜市裏。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境域為杜裏六都。
民國十年(1921年),屬六區第九團。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第一區六合鎮所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實行保甲制,屬第五區。
1958年9月,設為仁沱公社。
1984年4月,仁沱公社改仁沱鄉。
1985年9月,仁沱鄉改為仁沱鎮。
2004年5月,撤銷仁沱鎮,設支坪街道。 [1] 
2012年5月,撤銷支坪街道,設立支坪鎮。

支坪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支坪鎮下轄津坪、仁沱、真武場、白溪4個社區,花鋪、天堂2個行政村;下設36個居民小組、1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支坪鎮下轄6個社區、2個行政村:津坪社區、仁沱社區、真武場社區、白溪社區、花鋪社區、中興社區、天堂村、仁龍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津坪社區仁興路10號。 [1] 

支坪鎮地理環境

支坪鎮位置境域

支坪鎮地處江津區東部,東鄰珞璜鎮,南接西湖鎮,西靠先鋒鎮鼎山街道,北望九龍坡區西彭鎮,距江津區人民政府駐地2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81.68平方千米。 [2] 

支坪鎮地形地貌

支坪鎮境內大部為丘陵谷地和低山槽谷,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拔200—400米;最高點位於和尚山,海拔710米;最低點位於綦河口。 [1] 

支坪鎮氣候

支坪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8.6℃,1月平均氣温5.6℃,極端最低氣温-0.5℃(1989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温27℃,極端最高氣温42℃(2006年8月23日);平均氣温年較差25℃;生長期年平均240天,無霜期年平均340天,最長345天,最短3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80小時,年總輻射100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最大降水量1079毫米(1954年),最少降水量823毫米(1976年)。 [1] 

支坪鎮水文

支坪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水系;長江自西向東入境,從王爺廟流出,境內河道長6千米;綦河自南向北流入長江,境內河道長21千米;筍溪河自南向北,從洋滿嘴匯入綦河,境內河道長2千米。 [1] 

支坪鎮自然災害

支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地質災害、旱澇、冰雹、風災、雷電等;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8年8月,洪水淹沒農田3400多畝,房屋280多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0萬元;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94年5月12日,冰雹持續時間10多分鐘,損壞農作物5000多畝,損壞房屋80多間,受災5253户;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6年7月10日—9月10日,持續高温62天,受災面積達12000餘畝,3000多畝農作物絕收。 [1] 

支坪鎮自然資源

支坪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煤、石灰岩、石英砂、沙石、青石、沙金、頁岩等。2011年,支坪鎮有耕地面積2.8萬畝,人均0.6畝。 [1] 
支坪鎮龍井山

支坪鎮人口

2011年末,支坪鎮總人口4557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066人,城鎮化率26.5%;另有流動人口2265人。總人口中,男性22235人,佔總人口48.8%;女性23337人,佔51.2%;18歲以下9170人,佔20%;18—35歲6360人,佔14%;35—60歲20187人,佔44%;60歲以上9855人,佔22%;以漢族為主,達45516人,佔99.9%;有苗、壯、布依等少數民族,共56人,佔0.1%。2011年,支坪鎮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0.7‰,人口自然增長率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66人。 [1] 
2017年末,支坪鎮常住人口為32199人。 [4] 
截至2018年末,支坪鎮户籍人口為45804人。 [2] 

支坪鎮經濟

支坪鎮綜述

2011年,支坪鎮財政總收入2150萬元,比2010年增長5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91萬元,比2010年增長15%; [1] 
2018年,支坪鎮有工業企業7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2] 

支坪鎮農業

支坪鎮農業以種植稻穀、玉米、紅苕、蔬菜為主。2011年,支坪鎮農業總產值3.3億元,農業增加值22101萬元。支坪鎮糧食作物以稻穀、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支坪鎮糧食產量1.9萬噸,人均410千克,其中稻穀8480噸,玉米3535噸,紅苕6640噸。支坪鎮主要經濟作物以蔬菜、柑橘、花椒為主。2011年,支坪鎮蔬菜種植面積3萬畝,產量5萬噸;柑橘種植面積4290畝,產量6800噸;花椒種植面積11.2萬畝,產量440噸。支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支坪鎮生豬飼養量2.8萬,年末存欄1.3萬頭;家禽年飼養量27萬羽。2011年,支坪鎮生產肉類2694噸;畜牧業總產值772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3.5%。 [1] 

支坪鎮工業

支坪鎮工業以建築材料、食品加工、鑄件加工為主。2011年,支坪鎮工業總產值為3.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2010年增長5.5%;有企業37家,職工254人。 [1] 

支坪鎮商貿

2011年末,支坪鎮有商業網點38個,職工264人。2011年,支坪鎮社會商品零售額達1.9億元,比2010年增長44%;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8000萬元以上。 [1] 

支坪鎮金融

2011年末,支坪鎮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3.9億元,比2010年增長64.6%;人均儲蓄8600元;各項貸款餘額4799萬元,比2010年增長62%。 [1] 

支坪鎮社會事業

支坪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支坪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888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4所,在校生1767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29人,專任教師8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支坪鎮教育經費達260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525萬元。 [1] 

支坪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支坪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3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56人,經營管理人才46人,技能人才75人,農村實用人才60人。 [1] 

支坪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支坪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有文化活動中心6個,有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3萬冊。2011年末,支坪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看台設座椅3張;4個村(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0%。2011年,支坪鎮建成重慶首個“廣播村村響”無線廣播網絡;有線電視用户數為4100户,入户率29%。 [1] 

支坪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支坪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2個,門診部15個;牀位60張,固定資產總值21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1名,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23人,註冊護士33人。2011年,支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0萬人/次,住院手術600台次,出院病人0.4萬人/次。支坪鎮重點醫院有仁沱中心衞生院。2011年,支坪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0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5%,新型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2000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1] 

支坪鎮社會保障

2011年,支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80户,人數116人,支出56.7萬元,比2010年減少51%;醫療救助36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25人次,共支出15.4萬元,比2010年增長2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82户,人數743人,支出115.8萬元,比2010年減少8%,月人均130元,比2010年減少7%;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8.4萬元,比2010年增長45%;社會福利費0.84萬元,比2010年增長6%;有敬老院2家,五保家園3家,牀位2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87人;有社區服務設施3個;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8.2萬元,使1482餘人(次)困難羣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1萬人,參保率92%。 [1] 

支坪鎮交通

支坪鎮有S106省道、G5001高速公路經過境內。
支坪鎮地圖

支坪鎮歷史文化

支坪鎮地名由來

支坪鎮因地勢較平坦,以梔子樹多而名梔坪,後簡化為支坪。 [1] 

支坪鎮人文風情

支坪鎮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藴。明末清初,客家人來到支坪綦河邊“插笘為業”,客家美食、客家文化一代代傳承至今。這裏因水而起,因客家人而興,是巴蜀客家移民的集中地之一。 [5] 

支坪鎮風景名勝

支坪鎮真武場是客家移民的中心之一,是重慶曆史文化街區。真武場歷史文化街區是重慶市5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是重慶中心城區外唯一的歷史文化街區,是長江上游保存較為完整的客家古街區,真武場客家會館羣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客家會館羣。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