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圈

鎖定
【支圈】窯具之一。用耐火泥做成的圓形泥餅,其上有一個圓形凸起平台。碗坯覆扣其上,然後再墊支圈,再扣碗坯,如此層層疊裝。這種裝燒方法始見南朝時期洪州豐城窯,北宋時定窯開始採用此法。後來被磁州窯等北方的一些瓷窯相繼採用。在南宋時傳到了南方景德鎮等地的瓷窯。定窯等處是將支圈連同所承裝器物置於筒狀匣缽內裝燒。景德鎮窯則有所不同,它的支圈是疊置在與支圈規格相同的底座上,上面加蓋,在支圈組成的圓柱體外側塗一層耐火泥,用以粘接支圈和密封空隙,然後入窯熔燒。支圈覆燒工藝對減少器物變形、保證產品質量、增加裝燒密度、提高產量、節省燃料、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對瓷器手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以支圈覆燒法燒製的瓷器,口沿無釉,即芒口,使用很不方便,也影響美觀。再加上支圈對原料要求高,並且都是一次性使用,用量大,成本較高。所以,支圈覆燒法北方在元代,南方在元代以後就基本被廢棄了。
中文名
支圈
屬    性
窯具
[1] 
參考資料
  • 1.    許紹銀,許可編.中國陶瓷辭典: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