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支公

鎖定
支公,讀音為zhī gōng,漢語詞語,即晉高僧支遁;泛稱高僧 [1] 
中文名
支公
拼    音
zhī gōng
解    釋
即晉代高僧支遁,後亦泛稱高僧
同源典故
支遁、支道林、林公、道林

目錄

支公解釋

即晉高僧支遁;泛稱高僧 [1] 

支公出處

唐·李白 《將遊衡嶽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詩:“卓絕道門秀,談玄乃支公 。”
宋·蘇軾 《書辨才白雪堂壁》詩:“不辭清曉叩松扉,卻值支公久不歸。”
明·高啓 《南峯寺》詩:“懸燈照靜室,一禮支公影。”
唐·耿湋 《題藏公院》詩:“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俗年人見少,禪地自知高。”
劉長卿《秋夜有懷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詩:“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劉長卿《贈普門上人》詩:“支公身欲老,長在沃州多。”
司空曙《寄準上人》詩:“偶與支公論,人間自共傳。”
唐彥謙《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詩:“支公尚有三吳思,更使幽人憶釣磯。”
嚴維《僧房避暑》詩:“支公好閒寂,庭宇愛林篁。”
孟浩然《同王九題就師山房》詩:“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