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攪拌摩擦點焊

鎖定
攪拌摩擦點焊(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FSSW)是在“線性”攪拌摩擦焊接基礎上,新近研究開發的一種創新的焊接技術。
中文名
攪拌摩擦點焊
外文名
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FSSW
屬    性
焊接技術
創新基礎
“線性”攪拌摩擦焊接
1 引言
隨着全球資源與環境保護問題的日趨嚴峻,運載工具的輕量化設計成為汽車、航空航天等製造領域的
發展方向。一方面採用鋁合金代替傳統的鋼材料,另一方面通過高效的新型工藝技術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並降低產品重量。鋁合金作為運載工具的主要製造材料,其主要連接方式是焊接和鉚接。在歐洲汽車車體
生產中,常用的連接技術是YAG激光焊接方法,在日本車體制造中常用電阻點焊方法,運載火箭貯箱的制
造過程中要大量應用電阻點焊和鉚接技術,而航空飛行器的製造過程更需要廣泛採用鉚接技術。電阻點焊生產效率高、操作靈活性好,但也存在許多侷限性,主要表現在:a.焊接過程需要提供大電流,耗能大;
b.鋁合金表面氧化膜造成電極壽命明顯縮短;C.由於焊接大電流的作用,工件將產生明顯的熱變形,且焊縫中易出現缺陷和焊點質量不穩定,接頭質量差;d.焊接過程中有飛濺,點焊工作環境差。鉚接是鋁合金構件中一種常用的連接技術,但是採用鉚接技術一方面會增加鋁合金構件的重量,另一方面在鉚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噪音,生產環境惡劣,另外,鉚接技術需要在鋁合金構件上預開孔,增加了生產成本。因此,研究開發鋁合金新的點焊連接技術替代傳統的電阻點焊和鉚接技術,對擴大鋁合金在汽車工業的應用,推動汽車輕量化發展以及提高航空、航天運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FSSW可以形成點焊的搭接接頭,其焊縫外觀與通常應用於鋁合金構件的電阻點焊類似,因而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研究意義。2 攪拌摩擦點焊的基本原理目前, 已公開的資料中報道了兩種不同的FSSW技術。第一種方法是日本Mazda汽車公司於1993年發明的攪拌摩擦點焊 J。這種攪拌摩擦點焊又稱為“帶有退出孔的攪拌摩擦點焊”技術,採用的焊接設備與普通攪拌摩擦焊接設備類似,具體的焊接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a.壓入過程:攪拌頭不斷旋轉,通過施加頂鍛壓
力插入連接工件中,在壓力作用下工件與攪拌頭之間產生摩擦熱,軟化周圍材料,攪拌頭進一步壓入工件;b.連接過程:攪拌頭完全鑲嵌在工件中,保持攪拌頭壓力並使軸肩接觸工件表面,繼續旋轉一定時
間:C.回撤過程:完成連接後攪拌頭從工件退出,在點焊縫中心留下典型的退出凹孔。
第二種方法是德國GKSS研究中心於1999年發明的攪拌摩擦點焊,採用特殊的攪拌頭,通過精確
控制攪拌頭各部件的相對運動,在攪拌頭回撤的同時填充攪拌頭在焊接過程中形成的退出孔,採用該方法
焊接的點焊縫平整,焊點中心沒有凹孔。攪拌摩擦點焊的攪拌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最內部的探
針、中間層的袖筒以及最外層的夾套。其中,夾套在焊接時固定,不發生旋轉,而中間層的袖筒和最內層
的探針在焊接時既發生旋轉也發生沿軸向的相對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