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攪,漢語一級字 [5]  ,拼音讀作(jiǎo),本義指擾亂。出自於《説文》。 [1]  [4] 
中文名
拼    音
jiǎo
部    首
字    碼
U+64025
五    筆
ripq
釋    義
調拌,摻和
出    處
《説文》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攪jiǎo
⒈ 擾亂:攪亂。攪哄。攪鬧。攪擾。
⒉ 拌:攪拌。攪勻。攪動。攪渾。 [4] 
基本詞義
◎ 攪jiǎo
〈動〉
(1) (形聲。從手,覺聲。本義:擾亂) [4] 
(2) 同本義 [disturb]
攪,亂也。——《説文》
袛攪我心。——《詩·小雅·何人斯》
(3) 又如:攪攘(擾亂);攪惱(攪擾);攪家精(撥弄是非、尋釁鬧事,攪得家庭不和的人);攪屍靈(方言。頑皮、搗亂,使不安寧)
(4) 混合;拌合;攪拌 [stir;mix]。如:攪合(攪拌);攪海翻江(形容水勢浩大。多比喻力量或聲勢極其壯大)
(5) 胡鬧;嬉戲 [act wilfully and make a scene]
這不是攪嗎!——《兒女英雄傳》
(6) 又如:攪七念三(胡鬧);攪諢(戲謔) [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巧切,音絞。《説文》亂也。《增韻》撓也。《詩·小雅》祇攪我心。
《廣韻》手動也。《方岳詩》搜攪平生書五車。或作捁。
《集韻》下巧切。同㩭。見㩭字注。 [2] 

方言集匯

◎ 贛語:krau5
◎ 粵語:gaau2
◎ 潮州話:giau2 gau2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