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攝樂橋

鎖定
攝樂橋,太原市第18座跨汾河大橋,取名自汾河西岸的攝樂村。同時也是第一座獨塔扭索麪斜拉橋 [6] 
攝樂橋建設歷時8個月,2017年2月3日正式通車,該橋溝通了濱河東西路,連接起柴村新區及城北鋼鐵工業區,是太原地區最大的一座汾河大橋,也是太原市真正意義上的首座僅靠主塔及纜索承擔橋面重量的大橋。 [5] 
2020年,攝樂橋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 [2]  [4] 
中文名
攝樂橋
外文名
Shele Bridge
始建時間
2016年4月 [7] 
投用時間
2017年2月3日 [5] 
所屬地區
太原市
類    型
汾河橋
長    度
360 m [5] 
寬    度
51.5 m

攝樂橋建設歷程

攝樂橋建設歷程
攝樂橋建設歷程(2張)
2016年4月,攝樂橋正式開工建設。 [7] 
2016年10月,攝樂橋主塔封頂,橋面開始攤瀝青,標誌着大橋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11月08日,攝樂橋主線橋、濱河東、西路的匝道橋已經基本成形。濱河東、西路交通通暢。64根斜拉索掛設及張拉。 [1]  11月10日,攝樂橋西立交最後一聯箱梁澆築完成,標誌着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完成,為大橋全線貫通奠定了基礎。 [3] 
2017年2月3日,攝樂橋建設歷時8個月,春節長假期間,太原市第18座跨越汾河的大橋 [5]  攝樂橋放行通車。 [5] 
2023年6月30日,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管理中心開始對攝樂橋非機動車道進行鋪裝層改造。此次養護計劃將對攝樂橋非機動車道鋪設彩色環氧瀝青。 [8-10]  8月2日,太原攝樂橋非機動車道完成彩色瀝青鋪裝。 [11] 

攝樂橋橋樑設計

大橋全長360米,寬51.5米,總造價10.97億元,設計為雙向8車道。主塔高113米,創汾河大橋新高度。
主塔似大寫英文字母“A”、纜索似豎琴琴絃,攝樂橋不僅造型新穎獨特,設計施工難度也極高。“全橋共有64根斜拉索,分成16組,每組4根。最長約150米,最短約85米。”中鐵大橋鄭州纜索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採用斜拉索結構的大橋,因跨幅大,可以保證橋下正常通行,同時減少橋墩施工量。跨汾河的300米橋身只有主塔一個受力支撐點,以主塔為中心,雙向150米橋身下方沒有支點或橋墩,所以橋身兩邊由每根索來分別承重,最大的一根索承重約有300噸。
攝樂橋航拍
攝樂橋俯瞰 攝樂橋俯瞰
攝樂橋 攝樂橋
攝樂橋遠觀 攝樂橋遠觀
攝樂橋 攝樂橋
攝樂橋近景 攝樂橋近景
攝樂橋俯瞰 攝樂橋俯瞰
攝樂橋的濱河西路立交設有10條機動車匝道,濱河東路立交設有6條機動車匝道,均為單向雙車道。這些匝道分別與濱河西路、濱河東路實現全互通功能。車輛上橋後可通過匝道,方便地上下濱河西東路以及掉頭、轉彎,兩分鐘即可橫跨汾河。同時,東西兩岸各建有兩條人非混行匝道,以及兩個螺旋造型的梯道,行人可以通過螺旋梯道直接上到主橋。 [5] 
全橋共有64根斜拉索,分成16組,每組4根。最長約150米,最短約85米。攝樂橋為單塔雙索麪對稱佈置,跨汾河的300米橋身只有主塔一個受力支撐點,以主塔為中心,雙向150米橋身下方沒有支點或橋墩,所以橋身兩邊將由每根索來分別承重,最大的一根索承重約有300噸。
按照設計要求,綜合考慮疲勞性、耐久性和通車年限等因素,攝樂橋使用的斜拉索,在出廠時進行超張拉檢驗,可達520多噸,成橋後最終索力不到其張拉力的60%。“在掛設斜拉索時,一般情況都是先進行塔端掛設,再進行梁端安裝。”工作人員介紹,考慮每根索的重量,通常都是起重塔機、起重捲揚機和人工配合進行。
據介紹,正在進行的是1號索的掛設,大約需要3小時。索與索管的間隙比較小,長度、直徑都是按毫米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來施工。所以説,攝樂橋斜拉索的掛設是一項高空、高危、高標準的工程。
與北中環汾河大橋相比,在建設工藝方面,本質上都是平行鋼絲斜拉索。區別在於承載方式,北中環斜拉索橋是一座拱橋,每根索與橋面基本為垂直或呈一定角度,而攝樂橋是真正意義上的斜拉橋,整體呈扭曲面,立體效果較明顯。採用斜拉索結構的大橋,因跨幅大,可以保證橋下的正常通行,同時減少橋墩施工量。據悉,攝樂橋跨徑佈置為兩側各30米,中間300米,橋體結構採用四跨連續全漂浮體系。 [1] 

攝樂橋建設成果

攝樂橋是溝通太原市濱河東西路,連接柴村新區及城北鋼鐵工業區的又一重要橋樑,在方便附近市民出行的同時,對促進城北地區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太原市第18座跨汾河大橋——攝樂橋 太原市第18座跨汾河大橋——攝樂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