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攀龍附鳳

(漢語成語)

鎖定
攀龍附鳳(拼音:pān lóng fù fèng)是一則來源於神話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漢·揚雄《法言·淵騫》。 [1] 
“攀龍附鳳”的原義是傳説中的吉祥動物,指代有權勢的人。比喻依附帝王或有權勢的人以求飛黃騰達;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1-2] 
中文名
攀龍附鳳
拼    音
pān lóng fù fèng
近義詞
攀龍附驥攀高結貴趨炎附勢接貴攀高
反義詞
安貧守道剛直不阿敬而遠之視同路人
注音字母
ㄆㄢ ㄌㄨㄥˊ ㄈㄨˋ ㄈㄥˋ
成語出處
《法言·淵騫》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攀龍附鳳成語出處

攀龍鱗,附鳳翼,巽以揚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漢·揚雄《法言·淵騫》) [2]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攀龍附鳳”。 [2] 

攀龍附鳳成語故事

傳説上古時代的黃帝,姓姬,號軒轅,是中國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説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其間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還出現了許多發明和創造,他曾經用木頭做成船和槳,讓人們能夠在水上航行,開拓了新的生活空間。他馴服了牛馬等牲畜,讓它們幫人類運送沉重的貨物。但是他最大的功勳還是打敗了擾亂各部的蚩尤。當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四方,那時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神農氏”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神農氏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 [2] 
傳説蚩尤是個長着人身牛蹄、四眼六手的人。這個人兇猛異常,經常為非作歹,對黃帝領導的部落聯盟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黃帝與他交戰時打得非常辛苦,幾次都險些敗給蚩尤。有一次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兩個部落的人根本就辨不清方向,只能在大霧中胡打亂撞。黃帝想,如果能夠發明一個指示方向的裝置,那就不愁打不敗蚩尤了。於是他苦思冥想,在北斗星的啓發下終於造了一輛能識方向的“指南車”。黃帝部落就靠着“指南車”辨別方向,最終打敗了蚩尤,從而統一了中原各個民族,黃帝也當上了部落聯盟的領袖,取代炎帝,成為天下共主。 [2] 
黃帝打敗蚩尤以後,為了紀念這一戰, 就在首山採了很多的銅,在荊山腳下鑄造了三隻特別高大的銅鼎來紀念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銅鼎鑄成那天,黃帝大擺筵席,以示慶賀。就在人們推杯換盞,歡呼雀躍之時,卻見天空金光一閃,一條長着長長鬍須的巨龍和只綵鳳從天而降。 [2] 
原來這條巨龍和鳳是前來迎接黃帝上天庭的。這兩隻神獸剛從空中落下來的時候,人們都嚇呆了,後來一看原來是天庭派來接黃帝的,就都不害怕了。黃帝騎上龍背的時候,許多大臣、後宮的妃嬪以及侍從們也都趕來,爭相爬上龍背,攀附鳳翼想要和黃帝一起到天上去。而當那些小官們趕來時,龍背和鳳翼上已經沒有地方了,他們無論怎樣也擠不上去,一時情急,就抓住龍鬚不放,以圖和黃帝一起上天。但剛到半空中,因為拽龍鬚的人太多,龍鬚突然被拔了下來,那些抓着龍鬚的人也就都跟着摔了下來。 [2] 

攀龍附鳳成語寓意

攀龍附鳳也許是改變命運的一條捷徑,但這終歸是“攀附”,一旦所謂的“龍鳳”失勢,這些攀附的人也就會失去自己放棄尊嚴所換來的一切。所以,這條捷徑實在不容易走,而且以放棄尊嚴的方式來換取所謂的榮華富貴,實在是得不償失。 [2] 

攀龍附鳳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攀龍附鳳”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比喻獲名利而去巴結投靠有權有勢的人。 [1] 
  • 運用示例
唐·杜甫《洗兵馬》:“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1] 
唐·房玄齡《晉書·禿髮利鹿孤載記》:“每希攀龍附鳳,立尺寸之功。” [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 [4] 

攀龍附鳳成語辨析

攀龍附鳳—趨炎附勢
“趨炎附勢”比喻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攀龍附鳳”“趨炎附勢”有區別:“趨炎附勢”側重於形容通過巴結投靠權勢以求私利的人,“攀龍附鳳”側重於形容通過巴結投靠權勢以求自身顯貴的人。 [3] 
參考資料
  • 1.    攀龍附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1]
  • 2.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8.01:199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醜惡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23
  • 4.    王朋,鐘鳴主編. 通用成語詞典[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