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擺手舞

鎖定
擺手舞是土家族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以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共有四節。現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編的新版擺手舞,更易於學習和傳承。
擺手舞它分大擺手小擺手兩種。小擺手,土家語叫“Sevbax(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擺手,土家語稱為Yevtixhhex(葉梯黑)。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於一體,有“東方迪斯科”之稱。 [1] 
擺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如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活動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列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擺手舞
外文名
Baishou dance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遺產類別
民間舞蹈
遺產編號
Ⅲ—17

擺手舞歷史淵源

擺手舞文化起源

重慶酉陽擺手舞
重慶酉陽擺手舞(13張)
土家族擺手舞源遠流長。據同治本《來鳳縣誌》卷三十二轉載《湖廣通志》記載説:五代時,“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樹,普舍者華言風流也。昔覃氏祖於東門關伐一異木,隨流至那車,復生根而活,四時開百種花。覃氏子孫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復落,尤為異也。”這段文字,生動地記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圍着普舍樹擺手的情景。它是來鳳土家族擺手舞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
貴州沿河縣土家族擺手舞 貴州沿河縣土家族擺手舞
一説擺手舞起源於宗教祭祀活動。土家人尊敬祖先、熱愛自己的領袖人物,為不忘祖先的功績,便創造了紀念他們的擺手舞。這在來鳳等擺手舞流傳區域仍保存着擺手祭祀的習俗,祭祀對象除個別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這都是五代至宋朝時期土家族歷史有名有姓的人物,“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來鳳縣河東鄉中寨廟堡擺手堂碑刻,嘉慶五年(1800)]。《蠻書校注》卷十載:“巴氏祭祖,擊鼓而祭。”以此認為擺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種舞蹈。
二説起源於戰爭。這在民間有多種傳説,大體是説彭公爵主率部征戰,為振奮軍威,激勵士氣,遂令部下以歌舞誘惑敵人,或以擺手唱歌驅趕思鄉之情。戰鬥凱旋後,這種擺手舞就流傳到了民間。
三説土家人生性喜愛唱歌跳舞,擺手舞純粹是土家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藝術活動。
四説是古代土家先民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種“擺手”來健身壯骨,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擺手舞。
凡以上種種説法,都足以説明擺手舞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又都不足以説明是它的真正起源。我們從擺手舞的內容和特徵上看,擺手舞應起源於勞動和社會實踐。這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共同遵從的規律。

擺手舞流行區域

土家擺手舞 土家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舞蹈,流傳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一帶,尤以酉水流域最為集中。在重慶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湖北來鳳、恩施,貴州沿河、印江等地均有擺手舞活動的文獻記載。古代擺手舞主要服務於祭祀、祈禱活動,祭祀對象除八部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等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帶有顯著的祭祀和祖先崇拜痕跡。各地對擺手舞的稱呼也不盡相同,湖南龍山一帶叫做“社巴日”,保靖稱之為“調年”,永順又叫“社巴巴”,其民俗意義都是一致的- - 祈禳。如今,在有“擺手舞之鄉”之稱的酉陽縣和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湘西自治州,擺手舞活動最為盛行。 [1] 
擺手舞在湘西北地區的有關縣誌中有明確的記載,清乾隆二十八年《永順府志·風俗篇》載:“各寨有擺手堂,又名鬼堂,謂是已故土官陰司衙署。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長歌,名曰擺手,此俗猶存。”清同治永順貢生彭施鐸所作的竹枝詞曰:“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均説明了擺手舞作為土家人喜聞樂見的一種大型民間羣眾舞蹈在清代就已在湘西北相當盛行了。《龍山縣誌》等清代志書中有詳細記載,永定區的茅崗、青安、羅水一帶土家族聚居的村寨均有擺手堂或土王廟遺址,至今,土家人進行祭祖和擺手舞活動仍在這些遺址上進行。

擺手舞活動規律

擺手堂與擺手舞 擺手堂與擺手舞
舉行擺手活動的時間,有的地方在二、三月份或五、六月進行外,稱為“三月堂”或“五月堂”,永定的土家族人則在農曆“六月六”舉行,但大部分地區均在正月初三至十七之間舉行,且大多在夜晚。短則三天,長則可達七天。酉陽、龍山、保靖的土家族人在農曆二月初七舉行,稱為“社巴日”。擺手活動一般在“擺手堂”或“擺手坪”或“土王廟”舉行。凡百户之鄉,皆建有擺手堂,有的還建有排樓、戲台等。來鳳舍米湖、大河,以及酉陽縣等地現有擺手堂遺蹟。清乾隆二十八年編修的《永順府志?風俗篇》載:“各寨有擺手堂,又名鬼堂,謂是已故土官陰司衙署。每歲正月初三到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擺手,此俗猶存。”清同治九年編修的《龍山縣誌》也記載説:“土民賽故土司神,舊有堂曰擺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陳牲醴,至期既夕,羣男女併入。酬畢,披五花被錦帕首,擊鼓鳴鉦,跳舞唱歌,竟數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時男女相攜,翩躚進退,故謂之擺手。”可見古時擺手舞是有相對固定的表演時間和場地的。 [2] 
(湘西永順芙蓉鎮舍巴節的原生態擺手舞圖冊來源)

擺手舞表現形式

擺手舞服飾道具

湘西永順芙蓉鎮舍巴節的原生態擺手舞
湘西永順芙蓉鎮舍巴節的原生態擺手舞(10張)
擺手舞活動是土家族人緬懷祖先、追憶民族遷徙的艱辛、再現田園生活的恬靜的大型舞蹈史詩,其服裝和道具也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和道具將擺手堂裝飾得隆重而熱烈。擺手場上插着許多幡旗,人們手舉龍鳳旗隊(用紅、蘭、白、黃四色綢料製成) ,身披“西蘭卡布”(花被面) ,捧着貼有“福”字的酒罐,擔五穀、擔獵物、端粑粑、挑團饊、提豆腐,手持齊眉棍、神刀、朝筒,扛着鳥槍、齊眉棍、梭鏢等道具,吹起牛角、土號、嗩吶,點響三眼銃,鑼鼓喧天,歌聲動地,男歡女樂,舞姿翩翩,氣氛非常熱烈。正如一首土家族竹枝詞描寫的那樣:“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迭,一片纏綿擺手歌。”

擺手舞動律特點

湖北來鳳縣土家擺手舞圖集
湖北來鳳縣土家擺手舞圖集(11張)
擺手舞其身體動作主要取材於生產勞動、日常生活和戰鬥。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在長期發展變化,在各地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特點卻是一致的,即順拐、屈膝、顫動、下沉。順拐是擺手舞最主要的特徵,即甩同邊手,它要求手腳配合默契,動作一致,以身體的律動帶動手的甩動,手的擺動幅度一般不超過雙肩,擺動線條流暢、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蓋向下稍稍彎曲一下,上身擺正,腳掌用力,顯得敦實、穩健;顫動是腳部與雙臂略帶小幅度抖動,給人一種有彈性和韌勁的感覺;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時身體有一種向下的感覺,動作沉穩而堅實。這些扭、轉、屈、蹲等動作組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的緊張、鬆弛交替轉換與協調用力和上下肢的密切配合。因此,擺手舞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較高。
(湖北來鳳縣土家擺手舞圖冊來源)

擺手舞舞蹈內容

湘西保靖的土家擺手舞
湘西保靖的土家擺手舞(19張)
擺手舞反映武陵山土家人的日常生產生活情景。義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活動姿態。涵蓋“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看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多個動作。
農事舞。主要表現土家人農事活動,有“挖土”、“撒種”、“紡棉花”、“砍火渣”、“燒灰積肥”、“織布”、“挽麻蛇”、“插秧”、“種包穀”等。
生活舞主要有“掃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腳”、“擦背”等十多種。
以前還有軍前舞和酒會舞,現其動作已經失傳。

擺手舞表演方式

石柱縣舉辦的擺手舞大賽
石柱縣舉辦的擺手舞大賽(4張)
舉行擺手活動時,人們扛着龍鳳大旗,打着燈籠火把,吹起牛角號、嗩吶、咚咚喹,點燃鞭炮,放起三眼銃;抬着牛頭、粑粑、刀頭(即大塊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浩浩蕩蕩湧進擺手堂。
先舉行祭奠儀式,由一位有聲看的土教師帶領眾人行過叩拜禮後,便在供奉的神像下面邊跳邊唱神歌。唱的內容多是頌揚土王及祖先的恩德和業績,表達土家人的無窮懷念之情。還要象徵性地恭請土王和祖先前來參加擺手盛會,與民同樂。
祭奠完畢,土教師則帶領眾人來到堂外的坪壩,在一棵掛滿五顏六色小燈籠的大樹下依次圍繞,隨着鑼鼓的節奏起舞,“男女相攜,蹁躚進退”。
擺手舞以打擊樂伴奏,打擊樂器有大鼓、大鑼各一面。牛皮大鼓一個,鼓槌一對,大鑼一面,鑼槌一根。鼓的直徑0.6-0.85米左右不等,高0.65-0.85米左右。大鑼直徑0.65-0.85米不等,凹凸深度0.04米左右,鼓槌、鑼槌視鼓鑼大小相應配置。
演奏時,一人或兩人在擺手堂中心擊鼓叫鑼以指揮全場。常用的曲牌有單擺、雙擺、磨鷹閃翅、撒種等。節奏平穩,強弱分明,雄渾深沉。
擺手舞是歌舞渾然一體的綜合藝術,其歌叫《擺手歌》。但傳説很早以前有擺手唱歌,現流傳保存下來的擺手歌有兩首,一首為擺手時穿唱的山歌《要吃飯就要挖土》,二首為《點兵歌》,歌詞固然簡單,但卻透出了樸實的生活哲理和英雄崇拜的理念。
(石柱縣舉辦的擺手舞大賽圖冊來源)

擺手舞音樂樂器

[3]  舞蹈與音樂是密不可分的,跳擺手舞也不例外。擺手舞的音樂很有特色。擺手舞進行時,由梯瑪(土語意為巫師) ,用土家語演唱擺手歌(即舍巴歌) ,舞蹈者和觀眾合唱。土家詩人彭勇行的《竹枝詞》:“擺手堂前豔會多,姑娘聯袂緩行歌。咚咚鼓雜喃喃語,煞尾一聲嗬也嗬。”就是對這種一人領唱眾人和唱場面的描繪。這種唱腔多為喊腔,旋律性不強,但頗有聲勢,能表現強烈的歡樂情緒。擺手舞的伴奏樂器比較簡單,以鑼和鼓為主,通過鑼、鼓的節奏來控制舞蹈隊形和動作的變化。不同的舞蹈內容有不同的節奏。表現戰鬥動作時,節奏高亢激越;表現追憶祖先動作時,節奏舒緩而莊重;表現生產勞動時,節奏快慢有致;表現生活時,節奏輕鬆活潑。鑼鼓聲伴隨着眾人發出有節奏的“嗬也嗬”的和唱聲,營造出一種剛勁而穩健、熱烈又莊重的氛圍。

擺手舞演奏打法

擺手舞的打擊伴奏樂器有大鼓和大鑼各一面。演奏時,一人或兩人在擺手堂的中央擊鼓鳴鑼,以示指揮全場。其節奏平穩,強弱分明,雄渾深沉。具體打法如:
單擺:||:點 列 列 咚咚 | 點咚 列咚 點 咚咚:||
雙擺:||:點 咚 | 點 咚 | 點咚 乙咚 | 點 咚:||
迴旋擺:||:點 咚 | 點 咚 | 點咚 點咚 | 點咚 乙咚 | 點 咚 :||

擺手舞非遺保護

擺手舞非遺信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級別批次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名稱
土家族擺手舞
類別
民間舞蹈
序號
120
項目編號
Ⅲ—17
申報地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批准文號
國發〔2006〕18號
批准時間
二○○六年五月二十日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土家族擺手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擺手舞傳承價值

擺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來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長的歷史階段裏,社會生產發展的縮影和藝術性的表現,它的成長、發展伴隨了土家族這一民族共同體的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形成的全過程,是土家族民間文化的綜合載體。擺手舞的價值不是一般的藝術形式所能替代的,它在土家族的社會與歷史發展過程中有着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 [2] 
1.傳承民族文化,強化民族意識
古老的擺手舞既是一種的宗教祭祀活動,也是一個進行本民族歷史教育的大課堂。擺手舞中“梯瑪”的唱詞表達了對祖先的緬懷、鬼神的敬畏、豐收平安的嚮往。擺手舞場面凝重莊嚴、巫師威嚴神聖、祭祀隊伍虔誠痴迷,在這種強勢能訓導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完成了對部族民眾的教化。土家族有語言,但沒有文字。在沒有文字和書本的時代,這種祭祀、慶典無疑成為以巫師為導師傳授某種技能,傳授禮儀習俗及部落歷史知識的最佳場所,統治者又恰當地借用了擺手舞這種活動達到了強化民族宗教信仰、禁錮部族思想意識,謳歌民族歷史,傳承和強化民族特性的目的。
2. 凝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認同
從內容上看,擺手舞活動既是追憶祖先征戰、遷徙、創業歷史的儀式,又是本民族生產生活的場景的再現,它是土家人的一部活的歷史畫卷。從本質上看,祭祀和追憶祖先強化的是本民族共同的精神寄託和圖騰崇拜; 擺手舞中“漁獵舞”、“農事舞”等對生產勞動過程的模仿性動作,強調的是對處於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生活及共同的心理特徵民族的認同感,強化了民族凝聚力。擺手舞作為土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土家族人民心理認同的肢體語言符號,這種原生態文化形態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3.商品流通,活躍民族經濟
土家族人們居住在湘、渝、鄂、黔交界的山區。這裏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山寨之間極為分散,“本寨數十里外輒為足跡所不致”,人們交往、交流非常不便。而且土家族地區“山寒水冷,收穫甚薄”,不得不常年勞作于田地,使得人們“鮮片刻之暇”,更無以為樂。擺手舞作為一種大型舞蹈、祭祀活動,不僅將土家族,還將周邊人民吸引、聚集在擺手堂,使擺手堂成為人們交流與交往的中心。許多客商則帶着土家人自己不能生產的日常生活用品來到擺手堂外,利用土家族人“不識商賈”的特點,做起買賣。因而,擺手舞活動不但是人們娛樂的方式,而且也為本民族與外界進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個平台,促進了商品流通和經濟繁榮。
4.增進身心健康,繁榮文化生活
擺手舞既屬於藝術範疇,又屬於體育手段,具有較強的自娛和娛人性。所謂自娛是通過練習者身體運動來實現宣泄情緒、歡娛身心;而娛人是給外界觀眾的滿足,能吸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擺手舞動作都以肩揹帶動全身,雙手隨着一個方向甩順邊手、身子左右扭動前行,顯得奇特多趣,耐人尋味。長期練習擺手舞,能夠幫助練習者糾正肩、胸、背、腿等身體不良姿勢,克服形體和動作上的毛病,提高人的身體機能水平,改善體質狀況,具有較高的健心健體價值。
擺手舞也是一項優雅大方的文藝活動。在雄渾歌聲與簡潔的一鑼一鼓的伴奏中練習擺手舞,有一種彷彿來到了田園牧歌般的自然環境,使人的心靈獲得強烈的激情、美好的嚮往、審美的愉悦。因此,無論是觀看錶演或是親自體驗,人們都能從中得到愉快情感的體驗、美的享受。

擺手舞傳承情況

現今擺手舞的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有來鳳縣區域和宣恩、鶴峯兩縣的小部分區域;在湘西自治州的有龍山、永順兩縣的大部分區域及其鄰縣的小部分區域;在重慶市的有酉陽、黔江兩縣的小部分區域,形成了以酉水河為紐帶的土家擺手舞文化圈。
擺手舞在來鳳縣的分佈,主要集中在百福司鎮和漫水鄉,尤以百福司鎮河東片的舍米糊村,傳承較為完整且具有原始特色。
舍米湖擺手堂僅存石碑兩塊,為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光緒二年進行維修時所立,可見其歷史的久遠。擺手堂內供奉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三位神像。解放前,來鳳縣境凡土家人聚居的村寨,都建有“擺手堂”,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擺手堂有四處,已發現的遺址還有五處。
擺手舞以家庭與村落形式傳承。跳擺手舞者,除了土教師外,都不是職業藝人,沒有嚴格的師承關係,而是以家庭與村落的形式傳承,有傳承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羣體。對此,來鳳縣人民政府撥專款對縣城內跳擺手舞的鄉鎮和村寨,就其分佈情況和優秀傳承藝人進行深進實地普查,登記造冊,建立藝術檔案。調查情況表明,縣內跳擺手舞主要集中在百福司鎮河東片舍米糊村。
1957年,恩施地區和湖北省舉行文藝調演,由彭祖求老人帶領彭昌義、彭昌松、賈光美、彭芝花、曾銀香、曾令翠等七人到恩施和武漢扮演,來鳳的擺手舞受到地區和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局把它作為優秀節目到湖北戲院公演。從那以後,擺手舞開始從來鳳河東的大山中走向山外。
自擺手舞在武漢登上大雅之堂後,很多專業文藝工作者才知道恩施不僅有土家族,還有擺手舞,紛紛前來來鳳採風。
1958年,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派編導演員到舍米湖學習擺手舞;隨後,省歌舞劇團以擺手舞為素材,創作出著名全國的舞蹈《土家喜送愛國糧》。
1959年,來鳳的擺手舞隊在湖北戲院扮演,受到王任重、張體學等領導的親切接見。
1980年5月21日,來鳳成立土家族自治縣,縣城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擺手舞表演。
1983年12月1日成立恩施自治州,來鳳文化部分抽調專人到州直輔導擺手舞,組成千人擺手舞隊,形成盛況空前的擺手舞大遊行,也通過各級媒體,使擺手舞享譽全國。從那以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重慶酉陽土家族自治縣等紛紛派人到來鳳學習擺手舞,擺手舞成為土家族的標誌。
在傳承擺手舞的過程中,湧現出一批代表人物,如彭榮子、彭昌義、彭大釗、彭承金。現舍米湖全村男女老幼,人人都會跳擺手,最小的才8歲。
跳擺手舞有它所賦存的特定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先前鄂、湘、渝、黔邊區的土家也是跳擺手舞的,可是現時已經很難見到了。先前清江流域的土家也是跳擺手舞的,可是現今在已基本不跳了,這就與地理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差異都有關。
到現代社會,只有沿酉水流域的來鳳、宣恩、龍山、永順、保靖及周邊地帶還在跳擺手舞,在來鳳原有的“大擺手”,現已失傳,僅百福司鎮舍米糊村還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小擺手”。從歷史的情況看,流行的範圍在縮小,因此急需加強保護。
特別是近些年來,外來文化逐步滲透土家地區,年輕人對多種文化形式的嚮往,對本土文化缺乏熟悉,對傳統藝術的繼續愛好有減弱的趨勢,土家的鄉民們越來越多地走出大山讀書、務工,留在家中的人減少,且非老即小,傳承的人羣自然降低,等等,也急需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增強對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重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