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擬石蟹

鎖定
擬石蟹,十足目石蟹科一屬。 [1]  一類外形十分像蟹的大型寄居蟹類。體型巨大,雄大於雌。
中文名
擬石蟹
十足目
石蟹科
分佈區域
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

擬石蟹形態特徵

甲殼堅厚、外形像蜘蛛蟹,身體暗紫色。頭胸甲長度可達22釐米,寬25釐米,近五角形,背面和邊緣具有許多大小不等的鋭刺,幼蟹的刺更多。頭胸甲上的溝略呈“H”字形。雄體肝區較雌體突出,故兩性頭胸甲的形狀略有差異。擬石蟹額角尖刺狀,或分叉,向前直伸胸足,表面有刺。
螯足右螯常大於左螯用來捕食和禦敵。第1~3對步足形狀相似,第3對步足較長,左右伸展時寬度可達150釐米,指節鈎狀,末端黑色。此3對步足為爬行用。第4步足很小,藏在鰓腔後部。腹部折於頭胸甲之下,雌蟹腹部呈圓形,左右不對稱,左大右小。
各節由若干鈣化的板組成,板間有膜質縫,第3~5腹節的中板為膜質所代替,膜上常有帶刺的鈣質疣突。第2節(莖節)明顯,各板由縫線隔開。第1腹肢成對,第2~5腹肢僅左側的存在;雄蟹腹部較小,呈三角形,各節左右對稱,無腹肢。其中以堪察加擬石蟹分佈廣、數量最大,因體巨大而稱王蟹。又稱堪察加蟹或阿拉斯加蟹。堪察加擬石蟹一般棲於4~250米深的海底,秋冬兩季生活在較深水中,春季向淺處移動,春夏多在淺海生活。
繁殖期在每年的4、5月間,屆時雌雄會集在淺海底,雄體用螯緊握住雌體的長節進行交配,產卵後即受精。受精卵在母體腹肢上發育,至翌年春季孵化。每隻雌蟹一次可產卵7萬~27萬粒,多少隨母體大小而不同。幼體營兩個月的浮游生活,經一系列變態後成為幼蟹,生活於30~50米深的海底。一般雌蟹經8年可達性成熟,而雄蟹則需10年。
它們的壽命為15~20年。擬石蟹有重要經濟價值。

擬石蟹分佈範圍

其中主要是堪察加擬石蟹,它廣泛分佈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從日本海到白令海的廣闊海域均有分佈,產量很大。肉色潔白,味鮮美,可制罐頭,是北太平洋的主要商品蟹。近似種扁足擬石蟹,分佈於上述海區的最冷部分,肉質特別好。另一種短足擬石蟹分佈於從北海道到堪察加的南岸及千島羣島,不作食用。美國太平洋岸還有加州擬石蟹和拉氏擬石蟹。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