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擠奶舞

鎖定
擠奶舞是勞動舞的一種。舞蹈表現柯爾克孜婦女擠奶、釀製酸奶和馬奶的過程。
中文名
擠奶舞
屬    性
民族舞

擠奶舞簡介

擠奶舞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烏恰、阿合奇、阿克陶等縣,及鄰近的柯爾克孜族聚居區,流傳着一組以婦女日常勞動為題材的民間舞,統稱為“勞動舞”。
勞動舞一般無固定伴奏樂曲,只要合着庫木孜彈唱或民間小樂隊演奏的歡快的樂聲或人聲伴唱便可表演。
主要動作有拍奶、擠奶、晃袋及“叉腰聳肩”、“抓袋聳肩”、“點步盤手”等。

擠奶舞教學設計

活動前評析擠奶舞是蒙古族的一個律動,為了使幼兒對蒙古族人生活的地方及特點,有個感性的認識,採用欣賞圖片、講述法,整個活動層層深入,發揮了幼兒主體地位,使幼兒能夠自主的學習。

擠奶舞活動前評析

活動前評析 活動前評析
(提示幼兒晃肩與新疆小朋友做的不同)
三、教師清唱音樂曲譜,組織幼兒練習擠奶動作。
1、★教師:小朋友編的動作可真漂亮,我們把這些動作連起來做會更漂亮,跟着老師試試一起做做。
2、★教師:怎樣讓我們的舞蹈更歡快一點?(做動作時把動作做快)
四、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舞蹈
★教師:蒙古族小朋友非常勤勞,每天趕着牛羊做放牧,回家後還要幫爸爸媽媽擠奶,用擠出的奶做出好喝的奶茶,送給遠方來的客人。小朋友想不想也做個小小的擠奶員,我們一起來表演擠奶的情景吧!
五、學習邀請舞。
1、★教師:你認為自己表演得像個小小擠奶員嗎?誰願意來表演。
2、教師出示皺紋紙編成的彩條,請幼兒紮在頭上,裝飾自己。
3、★教師:這麼多牛,只有我和**兩人擠奶,能擠完嗎?怎麼辦?引導幼兒説出可以邀請其他小朋友。
六、離開活動場地。
1、★教師:擠了這麼多又香又甜的奶,累了嗎?做小板凳上休息一下,寶貝們,你們現在的心情怎樣?想把這些奶送給誰?為什麼?(教育幼兒要有愛心,要學會好東西要一起分享)
2、★教師:寶貝們,騎上我們可愛的駿馬,揚起心愛的鞭子,把又香又甜的牛奶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走啦!
區角活動表演區:投放皺紋紙編成的彩條,讓幼兒表演擠奶舞。

擠奶舞區角活動

教師自評活動開始,我請幼兒通過觀看圖片,瞭解蒙古族人的一日生活,通過幼兒觀看、討論、老師總結,幼兒瞭解了蒙古族大多數人都過着放牧的生活,他們能歌善舞,其中擠奶是蒙古族姑娘的一項日常勞動。在此環節中,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由此使得下一環節順利的進行。下一環節學習蒙古族提、壓腕的動作時,孩子特別感興趣,能跟着老師做動作,但是我在引導語上,引導的不夠到位,兒化語還需要加強,鼓勵語言不夠多元化。最後以邀請舞的形式帶領幼兒在不斷交換舞伴中,增進幼兒之間的情感和友誼,讓幼兒嘗試和體會舞蹈的魅力所在,不足應是活動中出現的突發事件處理的不是很恰當。

擠奶舞教師自評

園長點評此堂活動教師讓幼兒在領悟音樂的基礎上啓發幼兒的想象,跳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這節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自主表現,而教師始終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活動中還採用了個別表演和集體表演相結合的方式,為孩子們提供了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孩子每個人都能跳的盡興,玩的開心,教師很輕鬆的達到了目標。